前几天问小黑,我们去年什么时候离开学校的,他说他要翻一下朋友圈,然后告诉我说是6月16日。确实,因为我有不定期清理状态的习惯,所以很多历史印记都已经磨灭,这样挺好的,人总要向前看不是么,历史美好的东西能留住的都在脑子里,其他注定留不住的,消逝了也就罢了。
这几天,一直被朋友圈的学习学妹们刷屏,对于毕业这件事,他们总是这样的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他们即将面临的是人间最平凡的柴米油盐,当然这柴米油盐中还夹着他们的诗和远方。毕业这一年,我呆在国企,拿着普罗大众的工资,在单位边上租了一个不到30平米的房子。
犹记得大四那会儿,调研大赛结束,同学就跟我说邮政校园招聘开始了,于是我就考进了邮政大门。有一次,单位里的师傅跟我说,你知道你进邮政有多少人羡慕你吗?所以好好干。确实,很多人羡慕我,远了不说,我们村就很多,而且羡慕我的人都有个共性,他们经历了当年的“大饥荒”时代,他们穷过,他们父母辈有很多人是饿死的,他们坚信毛主席万岁,所以他们觉得进国企就是好样的。其实,我也觉得进国企还行,外加一个世界500强头衔,虽然没有诗没有远方,但是柴米油盐全有了,生活的本质不就是柴米油盐所搭建出来的平凡么。
刚实习那会儿,实习工资月薪1000元。真是太心酸,那时我的房租就要每月900元,为了生活,那时每周二四六这三天下班后要去做家教,辅导一个初三的学生的数学和化学,同时跟好朋友一起在微信上做微商买面膜皂,导致丢了好大一批微信好友,还给人写文章,真是为了生活够拼的。那会领导有一次要调我去农村网点,没办法,打了四份工的我只能拒绝,不是选秀所以我也不打同情牌,怎么说我大学里商务谈判也考了94分,也是学院辩论队的成员,就用自己擅长的东西去说服了领导。
工作,真的是一个特别尴尬的称谓,级别高于“打工”,情怀低于“事业”。避开了毕业半年的辞职热潮,现在的我是一名邮政金融业务人员,讲的通俗点就是邮储银行的柜员,偶尔客串一下大堂经理或者理财经理。这一年从一只什么都不会的小麻雀变成了现在稍微成熟一点的大麻雀,虽然离老麻雀还差一点火候。对于工作,感恩宁波,感恩大学。这一年里,我回宁波三次。平安夜、清明节,“同学会”。平安夜见了大学室友,清明节见了闪亮的日子,“同学会”为什么打引号,因为我没去,而是在同学会的前一周去见了当年部门里的孩子们。请两天看了一个关于城市居民幸福感排行的报道,宁波排在全国第三,很幸福我的第二故乡是在那座单名叫“甬”城市。四年的市场营销专业系统学习诞生了我这只科班出生的营销麻雀,用事实证明了我所擅长的东西可以让我自己的生活过得还可以,换而言之大学里的学习确实挺管用,不知不觉在业务上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在今天开春,买了房,当然花的是爸妈的钱,然而房产证上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在营销ERP沙盘中房子属于固定资产,瞬间我的所有者权益提升到了百万以上,只能说爸妈的爱太无私。第一次去这个红树湾,我们仨回到车里,心照不宣地打定了主意,就是这里了,不会有第二个选择,新家,坐落在我童年的回忆里,坐落在父母的青春年华里。那里,记录了母亲光辉的事迹,曾经母亲大人是公司里业绩最好的人,每月都是第一个上台领工资的;那里,也是父亲事业的摇篮,父亲大人是在那里接触了建筑行业,于是现在有钱给我买房子;那里,有我小学一年级的女同桌,有我人生第一个语数双百分,有我第一张因唱歌而获得的奖状,还有我童年的梦想······这篇土地,清晰地记录着我们曾经的欢声笑语,以后也将继续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存档。
有学弟学妹会质问我,什么时候给我们找乐威嫂?也有以前大学社团部门里的人会问,部长夫人什么时候出现?对我而言,二十多岁的年纪,是用来脱贫的,不是脱单。二十多岁不应该着急谈恋爱和走进婚姻围城,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拼的是格局,所以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多投资自己,经济上脱贫,思想上脱贫,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勇敢承受命运给你的每一记耳光,才有福消受命运再还给你的每一次拥抱。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而且是穷人的逻辑,依旧衷心对表示已经步入或者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亲朋好友表示祝福。
之前,我回了高中母校,找了我大哥也是我高二班主任,后来直接跟他回家去他家里蹭了个饭,原本只是打算吃个便饭,结果去了附近某个高端酒店胡吃了一顿,他儿子叫我哥哥,我叫他和他爱人都叫老师,我叫他母亲叫阿姨,这辈分真是乱套了,不过不伤大雅,聊聊往事,谈谈今朝,说说同学们各自的发展,聊聊我们工作的困惑,还聊了《欢乐颂》。那时的欢乐颂还没更完,如果更完我们再聊,哥俩一定会一起赞美安迪的独立、樊胜美的勇敢、曲筱绡的果断、关雎尔的认真、邱莹莹的纯真。毕业一年,看的电视剧不多,也就《欢乐颂》给予的更多的是正能量。老师这个职业,真是特别的神圣,对我好的老师那就是神圣而可亲。工作这一年里,我用自己下班和休息的时间看书复习,通过了笔试面试,考出了教师证,这跟我以后是否会改行没有直接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我想用我自己的能力表达对老师这个群体的尊重。
上两天,老爸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给我讲了个故事,我听后颇有感触,就打算把这个故事用我干涩的笔头写成文字,四个家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当我用白纸黑字划清人物关系时,简直有看《红楼梦》般似曾相识的感觉。老妈帮我找到主角,还让我好好写。这是旧社会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也不知道要用多少年,用多少笔墨才能将其完整的展现,也不知道对于这个问题的剖析到底能到什么样的深度,只能说,在闲暇之余又可以有事情做了······
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毕业一年,庆幸内心依然存在一些善意的执念推着我向前,我也愿意遵循我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而非被桎梏。梦想依旧在远方向我招手,虽还没有与之牵手,但在剧本之外却收获了丝丝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