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沉淀,永远都在重新开始。”
这是导师手记的第2篇分享。
前言:
为什么要有规则?
可以有哪些规则?
如果孩子违反规则,应该怎么坚持?
孩子真的是在“违反”规则吗?
01/为什么要有规则?
为了管住孩子吗?
规则意识建立的本质是什么?
我回顾过往如此多的实践经历,各种内容,上山下海,社会与自然等等多元的教学场景,总结出一个解释:
规则意识建立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自我管理方式。
因为涉及到他人,所以规则的建立是要基于社会背景,甚至是文化大背景的。
例如印度,孩子在餐厅乱跑吵闹,印度人会说:“小孩子就应该这样的”,然后又继续吃。
这与中国大部分家庭里的教养不同,中国家长看到可能就大骂:“别跑!别吵!”……
其实进餐规则也和任何规则一样,需要学习以及练习的。
周末班-进餐前共同商量 规则,每次进餐前进行进餐仪式,慢下来我们探索并一直坚持这三条规则:时间规则,空间规则,物权规则。
时间规则: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空间规则:
不同的空间遵循不同的规则。
(如安全规则,音量规则)
物权规则:
分清楚哪些是属于自己的物品,哪些不是。
对于自己的物品要自己保护管理好,有使用它的权利,对于其他物品,如果想要使用,要问过他人的同意。
无论哪个上课场景,都会有孩子们摆好整齐一排储物盒的身影 我们给每个孩子一个储物盒,里面放自己的东西,任何人都不可以随便打开或拿取里面的东西,要经过孩子自己的同意要知道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背景,各有一套自己的规则。
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也总会有些孩子“与众不同”,也就是学习方式,接受方式不同。
这两点也是我们在坚持规则的路上知道的大前提,“知其难而解其难”,那么如何去解决孩子违反规则的问题呢?
分享一则来自周末班的实录。
02/对于规则,我们有话说
——来自周末班实录
午饭过后,是我们的自由活动时间,大龄班的孩子一起讨论好规则后,选择区域自由玩耍。
但却几次玩耍音量过大,影响到小龄班孩子的休息,有老师过来跟我沟通。我召集了孩子们。
我选择了一个我们可以围着坐的地方,缓缓坐下,召集大家安静坐下,安静十五秒后开始与孩子们商量一番——
我:“请问大家,知道小龄班在做什么的请举手。”
大部分孩子举手:“知道,在午休。”
周末班-小龄班午睡的帐篷就在隔壁我:“清楚知道自由玩耍规则的请举手。”
大部分同学都举手,男孩A没有举手,我目光投向他,关注到他,并冷静地问其他孩子:“男孩A不知道,请问有人可以告诉他吗?”
男孩B和男孩C解释了起来......
“那么大家觉得我们有破坏规则吗?”
大家犹豫了,没有人说话;
“我从大家的回答中知道,大家都知道小龄班需要休息,也知道我们自由玩耍的规则,还有在帐篷里面需要的音量级别等等一些规则,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玩着玩着,就会有其他老师过来提醒大家?”
“嗯嗯”几个女孩点头了;
(复述一次,再次帮孩子梳理和引发思考)
“大家收到的提醒有哪些?”我问;
“叫我们注意音量什么的”“还有不要超过这个那个帐篷”越说越激动,孩子们七嘴八舌说着收到的“投诉”;
“老师没有提醒过音量的同学请举手。”
只有女孩A和女孩B举手。
(用提问与思考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有什么办法呢?”我问;
女孩A说:“我们可以互相提醒。”
我:“嗯,什么叫互相提醒?”
男孩B:“就是小声的提醒大家。”
我:“我刚刚观察到,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大家好像说,快跑啊!冲啊!冻结!”
大家哈哈哈哈笑了起来;
(将自己的客观观察告诉孩子)
我:“就像学习一项技能一样,互相提醒也是需要练习的,有人知道怎么提醒吗?”
男孩B想到了一个主意:“游戏之前提前说好拍一下或吹一下,提醒一句:猫来了。”
我:“很好。刚刚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用监督的语言提醒,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
(把这个当作一项学习内容,提供脚手架支持)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比如女孩C、女孩B想去喝水,为什么老师阻止你们去?”
男孩A:“因为担心你们太吵。”
“因为我们拿水的地方就在小龄班睡觉的隔壁,离得很近。”
(换位思考,不仅仅只是发生在学生和学生之间,而是任何人都可以换位思考,感受他人的内心,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行为)
我:“对的,那么如何可以安静地喝水又打消老师的担心?”
女孩B马上想到:“下次来玩之前带上水杯。”
男孩B:“让最安静的人过去拿。”
这时候,男孩C突然想要离开要找J老师,男孩D小声提醒:“安静安静。”
我继续回到刚刚的话:“那么觉得男孩B提出的建议可行的同学举手。”
全部举手。
然后孩子们选出女孩A和女孩B去拿水杯,其他人在原位等待。
每周周末班都在森林里度过,森林里也有不同的空间,也需要遵守不同的空间规则。
周末班-生火区-规则:不要碰不如会利用 周末班-爬树区-空间规则
03/你可能“假装”在建立规则
弄清楚情况是调节的第一步,而这个过程往往不只是老师了解学生,还需要帮助学生自己弄清楚情况;第二步是孩子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最后是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反思调整。
每个物品也有使用规则,如回顾和询问孩子放大镜使用的规则在建立规则的时候,老师的态度很重要,甚至是眼神,能决定是否可以有效,有这么几步:
产生连接——“请看着我的眼睛”,首先要与学生对上眼球,有眼神交流;
启发意识——“你在做什么呀?你想做什么?”
说明规则——“我们现在在做什么,三大规则……”
鼓励行为——“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眼神肯定。
我们对于班级管理,三大原则是一直坚持的,其实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也应该保持规则同频,保持家校的一致,因为规则的一个关键也在于“同频”,贯穿始终。
例如,孩子在三岁以前,是脑部画“规则”地图的好时候,在家庭教育中,研究脑科学的台湾洪教授就认为爸爸妈妈应该讨论好“一套”规则,再去坚定实行,因为“今天说是这个,明天又那样做”这样混乱的规则,导致孩子脑地图混乱,“不一致”是对“规则意识”的毁灭性打击。
提到很多方法,有些事情也不需要一天做完,知道现在在哪,还有多远路要走,分计划坚定地完成,正是教育的长远效果最大化。
乐于分享,创新教育前线,我是佩琳,Perr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