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后感读书
如果你孤独,就读一读这本书(2)

如果你孤独,就读一读这本书(2)

作者: 野言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16:28 被阅读14次

    【接上篇】

    如果你孤独,就读一读这本书(2)

                                        四

    傅雷写给儿子:“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

    这段话写得极其深刻。什么是艺术家,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是艺术人生?他给出了最好的解释。

    我们中国哲学思想里,讲做人的最高成就是成圣,成圣的最好成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也就是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体验。

    中国圣人的这个成就相当于佛教中的佛,既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又注重人事和关系。

    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不会因世上的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他的生命独立于外界境遇,他的心灵不受外界左右,可以说是达到了“至乐”。这就是理想中的人,心灵自由的人,能够纯然至乐,超越了普通境遇界限,超越了小我,达到了无我。

    其实这个信里面讲,能调动听众的感情,而自己稳如泰山不动,就是强调了这种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斯宾诺莎曾讲:“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至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还对神和万事都懵懂无知,若不痛苦,便无法生活,真正不痛苦时,也就不存在了。有智慧的人,在他被认为有智慧的范围内,心神泰然,还由于意识到神、万物和自我,因具有某种永远的必然性而时刻存在,由此得以安享心灵的宁静。”

    这也是讲,感情其实是可以通过理性和理解去化解的,感情是可以受自己控制的。如果在生活的经历和风波中,不断增加对万物万事的理解,接纳,就可以减少感情带来的波动。就比如,为什么成年人能够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儿童却很难。越是经历得多的人,在万事面前更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正是出于个人对万事的认识和理解,懂得适时,顺时,不易被悲伤或快乐所干扰。

    当然,追求心灵的宁静,这是一个理想境界。活在这个世界上,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一点,又对我们的普通生活很有启发,当下的忙碌和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我们常常被这个现实的社会所影响,被周围的变化所困扰,追求成功,追求财富,追求权力,这些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是,我们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你有没有问过自己的内心,听一听你内心的答案?我们敢不敢在大家都急着赶路的时候,停下来驻足?我们总是说走得太快了,灵魂落在了后面,但实际上是,你有没有愿意带着你的灵魂一起上路?我们很少有人能成为象傅聪那样的大艺术家,也很难有象他那样的重教家庭,可是我们总还可以按下一个暂停键,让自己的心慢下来,用这颗宁静的心,去感知这个存在的世界。

    一个小故事曾讲,爸爸在房间里怎么也找不到他的手表,儿子却很快帮他找到了。为什么?爸爸很惊奇。儿子解释说,你不要走动去找它,在房间里安静呆一会儿,你就会听到手表“嗒嗒”的声音了。多么简单的又富有哲理的小事。有时候我们太急于想得到或想实现什么了,但或许慢下来,反而会让你离愿望和梦想更近一点。

    开车时我们讲,慢就是快。同样的道理。

    《世说新语》中讲这样一个故事,东晋谢安在晋国任丞相时,北方秦国大举攻晋。秦军壮士铺天盖地,晋人十分惊恐。谢安派谢玄迎战。淝水一战,谢玄大胜。消息传来时,谢安正与友人下棋,他拆信看后,把信放一边,继续下棋。友人问,前方什么消息?谢安淡然回答,小儿辈大破贼。

    真正的大人物,能够把感情超然物外,他们对万物变化习以为常,用理性的思想去看待周遭一切。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期待,我们读来,应当也以此作为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

    金庸先生的话更通俗,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如果我们普通人能活到这种境界,也算是活得明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孤独,就读一读这本书(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pa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