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又读了一遍《阿Q正传》。这次读完之后,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只觉得自己和阿Q一样“脸皮厚过城墙角”,而是在想这样一个问题:“阿Q精神胜利法”究竟是贬义还是褒义?
最后,得出结论:可褒可贬,大抵该算作是个中性词。
小学二年级时候,班上有个同学特别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尽管他每次考试名次都垫底,即便班主任使尽浑身解数,最终也只能无奈叹息“孺子不可教也”,但却从未见他看到不堪入目的卷子或者听了老师谆谆教诲的话而愤然崛起,发奋读书。
无论你何时看见他,他不是在捣乱就是在搞鬼的路上,还有那张总是挂着童真无邪的笑,似乎从来不知何为忧愁的脸。
而我,高中以前学习成绩都尚可吧,特别是小学时候,因为有我妈辅导功课,基本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或第二,记得三年级时考了一次第三,便觉得各种羞愧丢脸,难过得哭了一整堂课。
所以,我很讨厌,但同时又非常羡慕那些学习成绩不好,却又可以完全不当回事儿的同学。
当时,班主任总是说那位同学是什么阿Q精神,知道那词儿出自于鲁迅的《阿Q正传》,便买了书来读。
每每读到阿Q以“乐观”态度安慰不堪的自己时,我就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得他怎么那么没羞没臊,没脸没皮?
然后,我便会联想到那个让老师头疼,让很多同学抓狂的同学,并很坚定地认为他就是“阿Q”。再看看每次体育课上跑得最快的总是他;课间活动时,他甚至敢站在楼梯道七、八级的阶梯上往前一跃跳下,毫发无伤。
我便会脑补:大抵他是在心里用“我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我体育好”这样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他自己的,故而,才可以无论学习成绩有多差劲,都能继续在众人面前欢脱乐呵无所谓。
可低下头看看,自己何尝不是“阿Q”?因为当时我往往会拿自己的课业成绩来安慰体育不好的自己。
我一直厌恶像他一样的人,与其找各种理由安慰自己,为什么不决心做出来点儿样子改变现状,改变别人对他们的印象?可想想自己,为什么我也没有下决心让自己成为一个体育能儿,突然有一天让同学惊掉下巴呢?
想来,我这个“阿Q”,也是脸皮够厚的,再想想自己不但同样不决心改变地找理由以求心理安慰,还去讨厌反感自己认为的其他“阿Q”,就更觉得自己厚颜无耻了。
而如今,我倒有了点儿新的看法。首先,我们在运用“阿Q精神胜利法”,找那个还能说得过去的理由,为自己博回点儿尊严的同时,无形中或许可以了解到自己的短板和长处,发掘到自己的潜力。
比如,那位同学,虽然文化课不好,但后来也马马虎虎上到了高中。而后,参加了学校的体育队,成为了一个体育特长生;再之后又进入了我们市里的体育队,虽然不爱学习,但能吃苦,训练够刻苦,在市级比赛中屡屡斩获奖牌,获得奖金。
另外,“阿Q精神胜利法”还可以给予我们良好的心态,赋予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那位同学在我认为是最灿烂辉煌的时候,因为一次事故,腿部受了伤,最后不得不退队。你若问他遗憾吗?(当然我没有问过,不然不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吗?)怎么不遗憾呢?但是,他会积极乐观地对你说“还好,命还在啊。”
人生一世,世事难料。明天永远是未知的,可能会错失难得的机会,也可能会遭遇挫折失败。
那时,我们不能总是活在悔恨里吧,也不能自此一蹶不振,沉沦堕落吧,我们总是要给自己些安慰,让自己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后才能让纠结懊悔的内心得以平静释放,才能调整好心态去面对现实,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啊。
或许,“阿Q精神胜利法”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而且可能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用,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是“阿Q”。
没有谁一辈子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烦恼时,路遇坎坷时,经受磨难时,我们总要通过一些精神安慰使得自己心态得以调整,心理得以平衡,情绪得以稳定。况且,正常的精神安慰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是相当有益处的。
创业失败了,我们安慰自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遇到阻碍时,我们安慰自己说“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受人欺侮了,我们安慰自己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表白被拒,分手失恋时,我们安慰自己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些自我安慰难道不需要吗?
那时的自己,因为成绩考砸而掉眼泪,同桌会安慰我说“有什么好哭的,一次考试而已,下次考好就好了”,而我却会对那张有着叉叉的卷子耿耿于怀,以致于因为哭鼻子搞得一堂课也没怎么认真听讲。
这样想来,不是得不偿失吗?如果我发挥点儿“阿Q精神”,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就能像平时一样,以平和稳定的心态去认真听那堂课了。
后来,年龄渐长,经历渐多,慢慢明白了我们要学会强大自己的内心,要有永远不怕失败,不怕被打倒,敢于接受现实,敢于重头再来的勇气。而支撑我们迷茫而不迷失,失望失落而不失心,难熬难捱也咬牙坚持,给予我们力量与信心的,不恰恰就是“精神胜利法”吗?
有人说,不要攀比,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知足常乐;有人说,若丢了100元,难道不该庆幸丢的不是1000元吗?有人说,和他人产生了矛盾,忍一忍,让他三分显气度;有人说,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何用?要往好处想;有人说,因祸可得福……这不都是依据于“精神胜利法”吗?
最后,说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造就他悲剧人生的原因。
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他所遭受的每一次屈辱,经历的每一次失败,都在他运用“精神胜利法”后烟消云散,似乎再大的羞辱都难以撼动他的“积极乐观”,一次一次,毫无原则与底线。这样的阿Q如何不悲剧?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什么?他以过去胜人,以谩骂胜人,以假想胜人,以自欺胜人,以凌弱胜人,只做精神假想,不做实际行动;只要虚妄的胜利,不愿勇敢地超越。实质上,只是为了不至于显得狼狈不堪,而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只是为了不至于显得自尊扫地,而自以为是的自我陶醉、自我麻痹;只是为苟且偷生找理由以求心安理得,仅此而已。
就是这样的“精神胜利法”,让干起活来“真能做”的阿Q始终难以摆脱奴性,意志被逐渐消磨,精神被逐渐荼毒,以至走向死亡。
阿Q所处的时代背景呢?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从乡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时期。统治阶级在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态变得扭曲,他们对西方列强示以卑躬屈膝,而对内耀武扬威地不断剥削底层民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来更好地控制国民。
此书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而作,辛亥革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清朝专制帝制,为解救人民而发起的起义,但当时大多参与革命的人依旧还是老旧腐朽又保守的观念,思想并没有那么进步,有多少是真心实意想改革?同时,利益驱使,要改革的想法也不纯粹,而是各有所图,每个人都想当官发财。
就像书中赵老太爷很出名,代表着强权,大家就以他为尊;未庄人见阿Q阔气了便恭维,听到不好的谣言又躲避他;赵太爷本最为痛恨假洋鬼子,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参加革命;最后一章“大团圆”,明明阿Q是个替罪羊,但谁又在乎真相呢?官员想尽早结案,民众想看热闹,即便阿Q被枪毙,未庄人却也觉得枪毙并没有砍头好看,国民劣根性在此可见一斑。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阿Q或许只是一个缩影,而在其背后大抵还有千千万万个阿Q被击垮了精神世界后,一步步走向人生的迷惘,甚或人生的尽头吧。
鲁迅先生笔下的“精神胜利法”是暗含讽刺的“精神胜利法”,而我们,需要反思,需要赋予它全新的意义——不但要学会用“精神胜利法”以平衡内心,稳定情绪,追求精神意志上的,付诸行动后的真正胜利;而且还要时刻警醒,以免成为一个只会做精神假想的“阿Q”。
被贬斥还是被褒扬,也就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一步之间。所以,“阿Q精神胜利法”就暂且以中性词论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