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以邪气侵害部位所发生的不同病症2——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真邪

以邪气侵害部位所发生的不同病症2——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真邪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19:33 被阅读0次

以邪气侵害部位所发生的不同病症2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虚邪贼风侵害人体深部组织后,寒热聚结,久留不去而附着于内。如果阴寒至盛,阳热不举,营卫寒凝涩滞,会引起骨节疼痛,肌肉枯痿;

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如果是热邪亢盛,阴不胜阳,会发生肌肉腐烂而化为脓。如果虚邪进一步内陷而伤及骨骼,便形成骨骼坏死的骨蚀病。

有所结,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如果邪气聚于筋,会使筋脉挛缩而不得伸展,邪气久留其间不能消退,就会形成筋瘤;

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邪气结聚归于内,卫气积留而不能复出,以致阳不化水,津液不能输布,留于肠胃与邪气相搏结,则为肠瘤但其发展较缓慢,迁延数年,以手按之质地柔软

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益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如果邪气结聚而气归于内,津液停留不行,又连中邪气而凝结不散,日益加重并且发展迅速,邪气接连积聚,便形成昔瘤,用手按之,质地坚硬

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如果邪气结聚停留在深层的骨部,并逐渐扩大,则形成骨瘤;邪气结聚在肌肉,宗气内走于此,随邪气留结,停留不去,如遇内热可化而为脓,如无热证则可形成肉瘤。这几种邪气致病,变化无穷,其发作也无一定部位,但是根据证候表现,都有一定的名称。

(原文)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结,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益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今天学习了以邪气侵害部位所发生的不同病症。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解密两髀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 ...

  • 玉衡美容刮 — 为什么你的皮肤会粗糙萎黄无华?

    “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25岁以...

  • 【拍打腹股沟的益处】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髀就是指腹股沟,这句话的意思是,脾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

  • 刺节真邪七黄元御灵枢悬解情释

    刺节真邪七黄元御灵枢悬解情释 题文诗: 刺有五邪,有持痈者,容大狭小,热者寒者, 是谓五邪.凡刺之方,不过五章,瘅...

  • 发生于体表或某组织中的一类肿块状病变,是由瘀血,痰饮,浊气留结于组织中而产生的多余物质,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

  • 一些针刺禁忌——读《黄帝内经》灵枢 小针解第三 法人3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不同的邪气侵入人体,侵犯的部位也不同,风寒外邪侵袭人...

  • 溪谷理论的临床应用

    1.肢体病治在“溪谷”,重在解结 《灵枢·刺节真邪》云:“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

  • 中医体质——下寒上热

    体质说明 《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上热下寒是寒...

  • 五招祛除体内湿气

    文章源自网络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

  • 灵刺之源

    古法久远,尽有其妙,灵刺之法,源于一炁,理出内难,取名灵枢,以刺演道,法于阴阳,攻邪固本,布立为三,取位有象,和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邪气侵害部位所发生的不同病症2——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真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qa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