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其要旨在于调节气机——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1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9-22 15:17 被阅读0次

针刺其要旨在于调节气机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用针刺治病,其要旨在于调节气机。人体之气来源于水谷,水谷之气首先积蓄于胃中,化生的营气和卫气各自按一定的道路运行,宗气留积于胸中而为气之海,其下行的灌注于气街穴处,其上行的走向呼吸之道。

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所以,当足部发生厥逆时,宗气就不能自上而下行,脉中之血也随之凝滞而运行不畅,因此,如不先用火灸温熨的方法通调气血,针刺治疗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用针治病还必须首先诊察经络的虚实,用手循行切按,弹动经脉,感觉到应指而动的部位,然后取针刺入穴内。

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如果手足六经经脉调和的,是无病的征象,即使有些微小的疾患,也可以不治而愈。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如果任何一条经脉出现上实下虚而不通的,这必定是横行的支络有邪气壅盛,并且干扰了正经气血而形成壅滞不通治疗时应及时找出疾病的所在,施行泻法,这就是解结的方法。

(原文)

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今天学习了针刺其要旨在于调节气机。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刺节真邪七黄元御灵枢悬解情释

    刺节真邪七黄元御灵枢悬解情释 题文诗: 刺有五邪,有持痈者,容大狭小,热者寒者, 是谓五邪.凡刺之方,不过五章,瘅...

  • 溪谷理论的临床应用

    1.肢体病治在“溪谷”,重在解结 《灵枢·刺节真邪》云:“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

  • 玉衡美容刮 — 为什么你的皮肤会粗糙萎黄无华?

    “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25岁以...

  • 解密两髀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 ...

  • 发生于体表或某组织中的一类肿块状病变,是由瘀血,痰饮,浊气留结于组织中而产生的多余物质,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

  • 【拍打腹股沟的益处】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髀就是指腹股沟,这句话的意思是,脾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

  • 中医体质——下寒上热

    体质说明 《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上热下寒是寒...

  • 灵刺之源

    古法久远,尽有其妙,灵刺之法,源于一炁,理出内难,取名灵枢,以刺演道,法于阴阳,攻邪固本,布立为三,取位有象,和于...

  • 讲讲湿气

    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容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其致病具有如下特征。 1.阻遏气机,易损脾阳。若...

  • 灵枢针灸 | 深解什么是经脉 ?

    黄帝内经—灵枢针灸 01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针刺其要旨在于调节气机——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qa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