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自从到了幼儿园中班的下学期,逐步进入稳定阶段。每天起床上幼儿园已经形成习惯,不会再因为上学的问题而跟我们讨价还价。每当琐碎小事引发情绪些微波动时,只要当时调试得当也基本都能归于平静。偶尔的小脾气发作也能平稳度过。但就在昨晚,儿子突然情绪失控。起因是来家做客的小朋友要回家,儿子恋恋不舍,任凭我们怎么说都不放手。本来小孩子在一起玩得高兴舍不得分开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多说两句就欣然同意的。但昨天确实软硬兼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强行把他按下。但孩子却逐渐抬高了分贝,一直哭闹不肯停歇。先是大声哭喊后面歇斯底里最后暴跳如雷,直到哭到嗓子抽的哭不出来。这种反常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仔细搜索蛛丝马迹,试图找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经过仔细回想,这么闹腾也不是毫无征兆的。一些小动作在这种情绪开始积聚时就已经初露端倪。毕竟,在好朋友刚到家开始做手工的时候,他还没有任何异动,会主动帮助朋友定型手工材料。完成手工后,朋友转而拼乐高的时候,他也主动传授找零件的秘诀并从旁协助。既然一开始情绪如此平稳,那造成波动必然是有一个切入点的。那怎么发现这些端倪并辨识出这是孩子已经产生不良情绪的表现呢?
通过两个细节,说说我自己是怎么发现的。第一,我们准备好水果小吃让孩子们洗手来吃。儿子的朋友急于要吃,立刻就放下手上的玩具去洗手了。回来以后,我表扬了他。而儿子迟迟没有停下手里的事,而且奶奶在旁边帮忙往嘴里喂,也没耽误他吃,他就更不着急洗手了。于是,别的小朋友得到我的表扬就激起了儿子的不满。不过,因为确实是他自己没有做到,他呢也就没有立刻爆发。但也确实是在这之后,他对小朋友的不配合以及破坏别人手工的小动作就多了起来。按常规来说,他们两个几乎每天在一起玩,上学一起,放学也在一起,对彼此相当了解。儿子不应该存在通过对比觉得自惭形秽的问题,毕竟每次不论作业还是游戏玩耍,两个孩子能力和表现不相上下。意识到儿子的爆发是有原因的,我并没有立即否定和大肆批判孩子的反常行为。只是在送走小朋友母子儿子狂躁的时候紧紧抱住他,一直搂着他任他挣扎直到靠在我怀里冷静下来。我开始帮儿子梳理情绪,先是问他是不是因为舍不得朋友才哭闹不止。得到的是他肯定的答复,那就排除了儿子在幼儿园遇到了小问题的可能。那应该就是家庭里出现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微妙变化。意识到这些,我惊觉最近因为要思虑筹谋新的职业规划,确实不但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即便凑到一起跟他交流的也少了很多,甚至连注视和拥抱都缺省了!难怪,孩子得不到我的关注时会做出一系列反应。甚至在我表扬了别的孩子以后不惜三番五次想毁坏别人的作品。这些不安的小情绪背后充满了渴望被关注和得到认同。认识到这些实质性的动机,孩子一连串的小举动就都解释得通了。于是一直到儿子入睡我都在创造机会来试图让孩子和他的小情绪和平共处,方式就是聊天、拥抱、眼神交流,还有不时地亲吻他。洗漱完毕,我给他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缓缓地讲,让孩子走进故事与我互动给我反馈。故事讲毕,我还跟孩子约定第二天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故事。关于最近在忙什么我也告诉了孩子,尽管他不能完全理解,至少在他脑海中会萌生这样一个概念:妈妈没有不在意我,只是她一直在做事。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了解到这些,打消心中的疑虑就已经足够了。看儿子在欢笑中沉沉睡去,我才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我没有错过这节必修课,也很欣慰自己没有因为他吵闹不由分说就一味制止、以暴制暴。
对于孩子,他在具备用理性思维来分析周围情况之前,以自我感知去判断形势难免会有偏差。但他又确实拥有了自我意识,如果此时他接收了错误的信号并加工成他难以接受的信息,势必造成对他心理的冲击。而整个过程,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在家长看来只会觉得孩子无理取闹,有的为了息事宁人就随便哄一哄,也有的急性子会大声呵斥孩子甚至会大打出手。孩子当然不会脆弱到经历一次不被理解就做出什么过激行为,但的确会受到伤害。更糟糕的情况是:孩子当时平静下来,但其实早已把有情绪也不能表露,更不能让父母知道的错误观念植根于内心。试想,如果类似的情境反复出现,那就等同于将错误的观念一次次强化。以后,无论家长以何种方式处理,在孩子眼里投射出的都是他们自己最初的那个看法:我有了不满的情绪,如果表现出来也只会让他们哄我几句敷衍了事,要么就教训我,那还不如不说,反正他们也不想了解,说了也没用。这就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父母与子女间不沟通产生的原因。一方觉得不会出问题,另一方发现问题觉得没必要表露。不知不觉间,沟通的障碍已然很难逾越。
作为家长,我们要怎么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呢?大多数的家长因为自身的忙碌,很难做到时刻陪伴孩子,这是社会普遍现象。那为什么孩子在调整情绪方面的能力会千差万别呢?这就是说与不说的区别。所谓“说”就是指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如何有效的说?首先,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朋友是前提。不管家长有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但及时的用平等的姿态告诉孩子是否能陪伴他至关重要。家长忙碌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状态:比如有急事需要处理,需要多长时间,或者有工作需要出差,需要多久能够回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孩子吃了爱的“定心丸”,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依然会感受到他们深沉的爱。第二,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是通情达理的。所以,如果有正当的理由不要怕孩子听不懂或者不理解。即便对于父母要做的事情不能完全理解,至少孩子心里有一个概念:父母不能陪伴我的时候,是因为他力不从心、分身乏术,而不是我不再值得被爱。有了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就会迎刃而解。这种与孩子内心无缝对接的状态,对于解决诸如发发小脾气之类的问题游刃有余。同时,也为像青春期等等这些敏感特殊的时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