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读写打卡分享会,院长直指我的写作误区:思考少,缺少变化,不接地气。
思考少吗?其实每篇打卡文章都是好不容易“熬”出来的,也花了时间,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没有深度,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缺少变化,是觉得围绕主题能写出来,已经是胜利了,还能怎么变呢?我并不会写小说,连故事都不会写;写散文,文笔又不好;写诗吗?也激发不了多少诗情,也不会写诗;写新媒体文章吗?也不会……现在想来,自己并没有掌握任何一种文体的写作。别说变化,连写出来都是困难的事。
不接地气,是指写出来的东西真正与自己联系较少,触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少。我也不知道如何把内心的东西挖掘出来,觉得自己内心空空,挖下去是一片茫然。
追根究底,还是自己的学习力和思考力不行。每天看似很努力,很能坚持,却没有在坚持中提升自我,对成果成效没有要求,成果物的思维不够。
院长说年底了,要把一年来写的文章自己梳理下,精选出写得好的。但我觉得自己写过的,没一篇写得多么好,对这整理回顾,形成成果也提不起兴趣。
要如何真正提高学习力、思考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