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杂谈“边界感”(2023.3.7)

杂谈“边界感”(2023.3.7)

作者: 华琴_5c0e | 来源:发表于2023-03-06 21:09 被阅读0次

今天,心理健康中心晓欣老师来找我,聊到一个概念—边界感,提到当下很多乱象皆因“边界感”缺失导致。于是,想到,不仅家校之间如此,师生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其一:要帮忙,不要添乱。

下课的时候,只要在教室里,身边总是会围着好几个一年级的孩子。在我批改作业的时候,帮我在本子上登记每个同学得星几颗,更有甚者,恨不得要抢过我的笔去,帮我在同学作业上面画√和画×。

这是什么?肯定是亲近,但是,是帮忙吗?

办公桌本就不太大,几只小膀子挤过来,桌面上立时满满的,常常搞得需要握笔的人连笔都握不住……

作业批改完,需要及时发给孩子们,原来围在身边的“叽叽喳喳”呢?这个时候,却指望不上。

当别人需要的时候,能够有所行动和表示,这叫帮忙。反之呢?则要归于添乱一类。

老师要的是帮忙,不是添乱。别人要的当然也是帮忙,不是添乱。从“帮忙”到“添乱”,这中间的差别,显然就在于边界的不够清晰。现在是一年级,希望能够通过持续引导,逐渐帮孩子们厘清。

其二:是上课,不是下课。

班级授课,保证效益,所以,不欢迎课堂之上,在集中讲授的时候,有人离开自己座位走来走去,既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损人不利己。此时,需要所有已进入小学学习的孩子能够分清“上课”与“下课”—知道下课做的事情,上课不可以做;反过来,上课做的事情,下课则可以做。

上课、下课要分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边界感的确定,分辨不清,把握不好,会既不利他,也不利己。

其三:合作之前,还有什么。

面向未来的人才,需要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处,所以,在学校里,与同学、与老师,乃至与规则的共处,都非常、非常重要。而这种规则意识的培养,则始于家庭教育,长于、成于学校教育。即,共育的前提,是做好起始工作。为此,不同的家庭都需要对自己的孩子有足够全面的认识,对养育的责任有足够长久的坚守。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睿智又有担当的家长。一位一年级家长与老师沟通,主动建议:“老师,我先说说我家孩子在家里的缺点,您再说说孩子在学校的优点……”

今天,在课堂上带着孩子们做了一份练习,把错误较多的练习拍照单独反馈给家长。此后,收到几乎每位家长的回复。从不同家长的反馈当中,也感受到共育的可能以及温暖。

有孩子妈妈告诉我,自己在家带着孩子做练习,发现孩子识字量小,题目读不懂,所以做题错误多,后面要带着孩子多阅读,提高孩子的识字量以及阅读理解的能力……

有孩子妈妈告诉我,发现孩子在做题当中,会出错。出错之后,问孩子,才发现原来孩子做到下一题,还在想着上一题……

还有孩子奶奶根据孩子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可能是把100以内个位上是9的那个一位数遗漏掉了,所以才会导致正确答案少了一个。

……

以上种种,不仅在关注,而且关注很具体,既看到现象,更寻找本质,既看到错误,更在确定改正错误的方法,都能够站在孩子立场,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去思考和寻找能够帮助孩子有效改进和提升的办法。

这是什么?这是合作之前的准备,更是家校共育有效、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所有的优秀,特别是孩子的优秀,都不是一日造成的罗马,需要父母、家人持之以恒的引导和帮助,需要父母、家人严慈相济的关爱与要求,家有优秀孩子的父母是让人羡慕的。反之呢?则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存在。在小学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定要用心、再用心,投入、再投入。一种方法收效不大,再换一种方法试一试。往往总是,就在我们努力的过程当中,变化已经悄然发生了!

关键在于,有决心,有耐心,有责任,还有担当。

相关文章

  • 边界之杂谈

    每个人其实都被无形的界限框定着,你看不到,但不代表没有。 也许在你的想象中,你可以做成无数的事情,但是你有界限,你...

  • 听心理边界感课程

    总结要点 1.心理边界感指对边界的判定或重视的程度。 2.一个人的边界感决定每个人的幸福指数。边界感就是让内心善良...

  • 2023.3.7梳理工作

    接下来我这一个月的目标我定重点,重点就是思考和写作。 尽管我现在每个星期可以读一到两本书,但是思考的少,写的少,然...

  • 边界感,有事说事

  • 守住边界感,关系处到刚刚好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你了解多少,你是一个很有边界感,能自觉的不侵犯别人的边界,同时,能巧妙地守住自己边界的人吗...

  • 你是否会为得到某些东西而将手伸入别人的禁区?边界感认识一下

    昨晚看了刘润老师的一篇文章——没有边界感,即使长大以后,仍然是个“巨婴”,非常有感触。 什么是边界感?边界感的本质...

  • 边界感

    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边界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有尊重别人独立性的觉知。

  • 边界感

    跟着孩子休暑假,最开心不过了。假期回老家和亲戚一起玩了几天,聚了几次,又一次享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但是也有些不太开心...

  • 边界感

    生活中太多的矛盾,冲突,不理解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无边界感 父母仗着父母的身份随意替孩子做决定,决定他的吃,穿,住,行...

  • 边界感

    周末学心理咨询的时候,我摆了两次沙盘,一次个人,一次团体。同事根据我摆的沙盘说我是一个边界感强的人,她说的似乎也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边界感”(2023.3.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xv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