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季氏第十六-4

季氏第十六-4

作者: 王泽不流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22:00 被阅读0次

学问的条件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是教育与天才的关系,孔子说有些人生而知之,这是天才,上等人。的确有些人生而知之,这一点在中外历史上可看到,大的军事家,并不一定懂兵法,中国历史有一句话,说宋代名将狄青作战,是“暗合兵法”。就是说他并不是习武出身,可是自然有军事天才。据我所知,有许多朋友,对军事上的学理讲得非常好,可是打起仗来,老是打败仗。大的政治家也并不一定是政治系毕业的,人情世故通了,自然对。所以不管文学、艺术任何一方面,都有天才。孔子也不是念哲学系或是伦理系、教育系;耶稣、老子都不曾读什么系。他们的学问就是对的,千秋不易,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其次是“学而知之”,学了才会;再其次“困而学之”,要勉强,大家要有这个精神,自己勉强自己,规定自己努力。我个人的经验,也许是个人嗜好不同,隔几天不摸书本,就觉得不对头,好像几天不打牌手会发痒的人一样。但这是“困而学之”,自己规定了自己,非读书不可,看小说都是好的。但有一般人,困而不学,勉强订个范围,让他去学,他还不肯去学,这种人就免谈为学了。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九个条件,完全讲到思想问题。在我们生活思想上,以伦理道德为做人做事的标准,孔子说有九个重点。这一节,如在文字表面上来解释,就不必再讲了,如“视思明”,当然看东西要看得清楚,但这并不是指两个眼睛去看东西,现在眼睛看不清楚也没有关系,街上眼镜店多得很。这是抽象的,讲精神上对任何事情的观察,要特别注意看得清楚。同样听了别人的话以后,也要加以考虑,所以谣言止于智者。我经验中常遇到赵甲来说钱乙,钱乙来说孙丙,我也常常告诉他们说,这些话不必相信,只是谣言,听来的话要用智慧去判断。脸色态度要温和,套用现代的话,是不可摆出神气的样子。对人的态度,处处要恭敬,恭敬并不是刻板,而是出于至诚的心情。讲话言而有信。对事情负责任。有怀疑就要研究,找寻正确的答案。“忿思难”的“忿”,照文字上讲是忿怒,实际是情绪上的冲动,就是对一件事情,在情绪上冲动要去做时,要考虑考虑,每件事都有它难的一面,不要一鼓作气就去做了。最重要的是“见得思义”,凡是种种利益,在可以拿到手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是否合理,应该不应该拿。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上面讲了人生的大原则,这里孔子提供自己的经验,他说有些人见善如不及,看到别人好的地方,自己赶紧想学习,怕来不及去学;见不善如探汤,看到坏的事情,就像手伸到滚开的水里一样,马上缩手。就是说有些人看见坏的事情绝对不做。孔子说,像这样专门走好的路子,坏的路子碰都不碰的人,我还看过,也听到过他这样的言论。

第二点,他说有些人隐居以求其志,一辈子不想出来,尤其古代以做官为发展志向唯一的道路,可是有些人一辈子不肯出来做官,自己自由意志,做自己的学问,管自己的人生,不想出名,也不想做官,做事则处处要求合宜、合情、合理,走仁义的路线。孔子说,这样的言论我听得多了,可是没有看到真这样做到的人,所以绝对不要功名富贵,行义以达其道的,在理论上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这里两条作为对比。上面是说专门做好事,坏事碰都不碰,这样的人蛮多,第二条的人难了,一辈子功名富贵不足以动心的,这在理论上讲容易,到功名富贵摆在面前时,而能够不要的,却很难很难!这是人生哲学。但要注意,这一篇内容都离不开政治哲学。

因此,接着便有: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这一段古人把它圈断了,因此宋儒认为应该是属于《颜渊第十二》篇中“诚不以富,亦祗以异”的下面。大概古人用竹简刻书,搬来搬去搬错了地方。我看不尽然,就如此紧接上面也很通的。孔子说,齐景公是天生的诸侯,掌政权时,财产很多,有上千的名马。换句话说,他富贵到了极点,可是在他死了以后,没有一点好事留下来值得世人去怀念他,老百姓早把他忘了;在伯夷、叔齐两兄弟,连皇帝都不要当,最后是饿死在首阳山,到现在大家都还在称颂他们,真是万古留名,这就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这两句话的意义的表现了。换言之:如果没有薄帝王而不为的修养,随便讲“隐居以求其志”,那也只是说说叫叫而已。

选自南怀瑾·《论语别裁》

相关文章

  • 刘澔【669】自私的主公很难有忠诚的家臣2022-06-03

    原文 《季氏篇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 将有事于颛臾。” 孔...

  • 2022-07-22

    季氏篇第十六 摘抄 【原文】 16.1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

  • 季氏第十六-4

    学问的条件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是教育与天才...

  • 学习论语心得(16.1)

    【季氏篇第十六】 原文(16.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

  • 祸起萧墙——《论语》学习421

    季氏篇第十六·一(42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 村长评析《论语》之季氏篇第十六

    季氏篇第十六 【原文】16·1季氏将伐颛臾(鲁国的附属国)。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

  • 善读「论语」16.1-1:玉毁于椟非敬事,陈力就列方忠谋

    「季氏篇第十六」1-1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

  • 20181220第207《论语季氏》

    季氏篇第十六论语目录 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2019/4/10 Blue文 读书打卡 书名:《论语译注》 作者:杨伯峻 章节:季氏篇第十六 书摘心得: 孔子曰...

  • 2019-03-31

    季氏篇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儿是过与?夫颛顼,昔者先王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季氏第十六-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ak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