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自己高中的日记,忽然发现写过这么一段
临江仙·追记己丑年腊月十六月夜
八面紫云拦不住,一轮头上高悬。
据称今年第一月,
阳魂金辉耀,阴魄水浸天。
病体凭栏一身醉,麻黄一碗苦甜。
清窗落地不耐冷,
南山层层雾,劝我早安歇。
小时候的诗也就这样了,但总觉得“阳魂之金”和“阴魄之水”用了什么典。想了半天,想到了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行者闻言,近前答曰:“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家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规绳也。月至三十日,阳魂之金散尽,阴魄之水盈轮,故纯黑而无光,乃曰‘晦’......此乃先天采炼之意。我等若能温养二八,九九成功,那时节,见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
这一段是唐僧写了一首诗咏月怀乡,悟空说他只懂思乡,不懂月亮是先天法象,应该学习;沙僧补充说,道法自然,天地和谐;而八戒打断说,安于本相,一心取经就行了,别误了睡觉。
那段时间在读西游记原文,发现唐僧师徒都是很有内涵的,师傅是个很有文化的凡人,徒弟则都是知识渊博的神仙,远不止电视剧里演的样子。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尤其有感触。
然而西游记这么火,唐僧师徒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这种有趣的原文却不会有人记得。我们高中天天学语文,多年之后也连用过什么典都不记得了。
这不是古典文学的问题,而是语言环境的问题,不是说百科全书般的“文采”不好,而是当代人的心态变了,不需要文采了。
无论如何,又读了一遍三十六回,挺有意思,再凑一首吧:
水在长江月在天,说破无生即是仙。
先天法象知何意?我自痴愚积下缘。
注1:最后诗的四句分别来自于沙僧、唐僧、悟空和八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