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的三种立场

认知的三种立场

作者: Vivi遇见未知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17:50 被阅读313次

    如果留意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对待人或事,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立场。

    物理立场vs意向立场

    飞机上看书,飞机的引擎持续地发出噪音,通常我们都能处之泰然。可是换一种场景,当你在家,隔壁装修发出的嘈杂声,却会让你眉头紧锁,非常地不耐烦,甚至起身去制止。同样是噪音,为什么人们却会有不同的反应呢?

    在前者的情况下,引擎发出的噪音,我们知道无法改变,因此视之为一种物理现象的存在。不去做改变,也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因此即便是吵,但也不会引起自己情绪上的变化。这是一种物理立场的处理态度。

    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家应该是安静的,隔壁发出的装修声侵犯了自己空间的清静,对方应该停止这种干扰,否则就会产生愤怒。这时候,我们对噪音则是采取了一种意向立场。脑子里已经对事物或人有了一个认为应该符合自己心意的立场。

    设计立场

    钟表匠在设计钟表时,通常把钟表当成自己的孩子。钟表哪里出了问题,他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愤怒,发脾气,怪钟表不好好走。他会把责任归咎于自己,去检查自己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疏忽,然后制定方案进行修补。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把自己当作事件或是事物的设计者,主动承担责任。

    警惕意向立场

    物理立场或是设计立场,很好理解。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知道操心也于事无补,于是采取一种放下的态度,不控制,不强求。这是物理立场。设计立场通常出现在工作当中,领导自己工作的走向,产品出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地从反馈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设计者,甚至是上帝的视角来看问题。

    需要重点讨论的是意向立场。这是一种比较容易将人带入情绪化的立场。仔细观察,忧悲恼苦,很多都是来自于我们对事物或是人有个既定的印象。做为儿子,做为妻子或丈夫,她/他应当如何。看到别人的儿子孝顺,就觉得自己的儿子做的不够好;看到别人的妻子勤俭,就认为自己的妻子也该如此,却忽略了她的贤惠;又或是看到别人老公有钱,就埋怨老公,却忽略了自己老公对家庭的付出。凡此种种,都因为这意向来源于自己认知里的贪嗔痴。而这些,就已经足够将我们带进无尽的烦恼之中。

    事无完美,人无完人。意向立场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经常将问题复杂化。所以我们要警惕自己进入到意向立场的状态。一旦发现,看是否能将自己的态度切换到物理或是设计立场。问自己,能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吗?不能改变,那就要接受这种事实的存在,不再让它对自己的情绪产生波澜,这是一种物理立场。能改变的话,自己做为责任人,能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步骤,做出怎样的努力,让事物朝着设计的方向发生自己希望的变化,这是设计立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的三种立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dz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