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
绿皮呼啸而过
没有停留很久
带走了很多人
还有我
又出发了
目的地明确
只是沿途的风景
因人而异
天亮了,这大概是忽然之间的事情,不知不觉。我记得刚刚,还是乌漆麻黑,没有一个熟人,一场奇妙的旅行。
枯黄的杂草,依然挺立着,覆着霜,白蒙蒙的,只是车行得快,来不及看得真切,就呼啸而去了。
听说,今天是个大晴天。希望是这样,就像预先设定好一样,时间、天气、温度、故事情节,都刚刚好,于是,故事慢慢展开。前些天,还是我停在栅栏外等火车过,今天换我到了车里,看着外面焦急或面无表情或欣喜等待着的人们。一会就是一个路口,就有一群人,或多或少。
“对呀,今天的打开方式,与往常不同,一天都要拉长了。”弟弟送我来的路上,略带欣喜的说着话,时间清晨四点半,路上没什么人,没什么车。卖早饭的大爷大妈,吃力地推着小车,为了抢个好地方,卖早饭;拐角的路口,一辆垃圾小车上悬挂着环卫叔叔的厚棉袄,人却没了影,再仔细看,才发现,他正在不远处扫着马路,不辞辛苦。街边的店铺,大门紧闭,远处的公寓楼,零星几个窗口亮着灯,辛苦的人,为了养家糊口。
火车缓缓前进,没有空调暖气,没有舒适的座椅,没有太宽敞的空间。冬天用锅炉,夏天用风扇。
靠窗而坐,或手托腮帮,看着外面渐渐被照亮的天和大地,或扭头东张西望,举着相机、举着手机拼命的捕捉镜头,生怕,错过了什么。其他人,就坐在座位上,静静地聆听,这场有关乡愁的读书会。
交错的铁轨,像喷张的血脉,只是没有温度,车上的人是有温度的,他们因为某些特殊的感情。
白发苍苍的爷爷,举着相机,给同样两鬓斑白的奶奶,拍着照片。奶奶,笑靥如花,像个孩子,摆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咔嚓,咔嚓……”
对面,略发黄的杯子,时代感的收音机间或传出一些外面的讯息和音乐。他盯着窗外,我不知道他要去哪里,来自哪里。到了一个站台他总要报站,声音不高不低,正好我们这一圈都能听见,他从天黑,报到了天明,直到,我们渐渐离开。
我以为,我会紧张,会不知所措。等那一刻真的来的时候,却坦然。我试图加入更多感情,可是后来,当我念到奶奶那一段,“冬天的时候,很冷,奶奶摸黑把自行车推出来,防寒措施很简陋。天还麻麻亮,奶奶站在巷口,目送我们远去,渐渐被黑暗吞没。我想,她应该是站了很久很久……”眼睛很酸,我害怕会流泪。我只能草草地继续读着,尽量少一些感情,只能这样。也许冥冥之中,她一直都在。
我不是强大的人,我不是善解人意的人,从来都不是。
外面的光越来越强,车子里一直都嘈杂,空气里混合着烟味,混合着不舍的感觉。
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怎么就不舍了呢。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怎么就开始难过了呢。没有在火车上经历分分合合,却在其他地方早已经历了很多聚散离合,生离死别。
走了,就走了,就不回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