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然与人文旅游专题
微信公众号—旅游知识坊
(更多更新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旅游知识坊的第6篇观察文章
《高铁游中国》系列之第6站-武汉
作者:航海家
(需要定制旅游行程、规划线路,可加作者微信:2564501680)
《高铁游中国》系列简介
本专题以笔者所在的城市——成都市为起点,沿着高铁走遍全国100个旅游城市(线路不重复,一条线走完),每座城市一个疑问,一个主题,一篇文章,深度挖掘该城市的自然人文旅游文化。
不是游记,不是攻略,而是有品位有态度有分析的城市旅游观察!
【沪汉蓉高铁】
D5922,荆州-汉口,历时1小时13分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武汉是“江城”,万里长江横穿武汉三镇,其最大支流——汉水,也在此注入长江;武汉是“古城”,有3500年文明历史,尤其是在近现代史上,因为有了武汉,才更加多了几分厚重;武汉是“诗城”,从李白、崔灏、孟浩然,一直到伟人毛泽东,都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流传千古的诗篇。
但另一方面,许多人却对武汉抱有一定的成见,去武汉旅游,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愉快。无论是全城开挖的城建施工,还是武汉人火爆干烈的嗓门脾气,又或者是夏天酷热难耐的气候使然,都让很多去这座城市旅游的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今天的文章,就带你走进《高铁游中国》系列之第6站——武汉,带你打开武汉旅游的正确方式。
武汉概览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部地区首屈一指的新一线城市。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武汉市境中央,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拥有53条国际直达航线,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
01/ 大武汉的前世与今生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楚国的国都,先后设立在丹阳(今河南淅川县)、郢(今湖北荆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寿春(今安徽寿县)。在当时,武汉还是籍籍无名的一座小城,也还没有“武汉”的称谓和地方建制。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到了东汉末年,当时的荆州牧刘表任命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
隋朝时,武汉逐渐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兴师北伐。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明末清初,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汉口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运输中心,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誉为“楚中第一繁盛”,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时间来到近代,武汉迎来了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发展机遇。1861年3月,汉口正式对外开埠,成为长江沿线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1889年张之洞督鄂,被视为武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武汉的传统商业优势进一步发挥,近代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内陆地区的工商业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教育中心。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武汉成为全国的革命中心。
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并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这也是武汉在中国历史地位中,所能达到的最顶点。
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4年改湖北省辖市,成为湖北省省会。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并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02/ 重新认识武汉人
“武汉的气候条件极差。上帝给了它最坏的地形——北面是水,南面是山。夏天南风吹不进来,冬天北风却顺着汉水往里灌。结果夏天往往持续高温,冬天却又冷到零下。武汉人就在这大冷大热、奇冷奇热、忽冷忽热中过日子,其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其心情之恶劣可想而知,其脾气之坏当然也可想而知。”著名作家易中天,如此评价武汉人。
武汉人被妖魔化,外地人害怕武汉人,多半是因为不了解武汉人。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之地,四面八方的人来来往往,外地人眼中的“武汉人”,未必是真实的武汉人。其实,武汉人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自有其原生的优点与缺点,没有必要戴有色眼镜,口诛笔伐。本文只讨论传统武汉人有别于他人的特点,以及与武汉人正确的相处方式。
传统武汉人最大的特点是直爽。武汉人最坦诚、最直爽、最不矫情、最讨厌“鬼做”。“鬼做”这个词是十分有趣的。它表达的似乎是这样一种人生观:是“人”,就不必“做”,只有“鬼”才“做”。既然不必“做”,那就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干什么,而不必顾忌别人怎么想、怎么看。
武汉人说话比较直,讨厌拐弯抹角,因此给人一种缺乏修养的感觉。再加上脾气火爆、爱骂人的特点,让人望而生畏。事实上,武汉人的爱骂人,并非喜欢骂人,脾气恶劣,而是性格直爽、不注重表达方式和语气的一种表现。因此,和武汉人相处,不必太在意这些。
如果你了解武汉人,又不计较他们“恶劣”的态度,那么你会发现武汉人其实还是很好相处的。武汉人骨子里的直爽决定了他们的交友方式,如果他认定你也是“同类”,坦诚不作假,那么他们将很有可能会与你交心,打成一片。
武汉除了气候恶劣,历史上也多次经历了战乱、起义、革命,因此武汉人的性格中有韧性、有蛮劲,也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这种精神和直爽相结合,就形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武汉人不怕三伏天顶着高温排队吃油炸食品,也不怕寒冬腊月吹着刺骨寒风在长江游泳。至于混乱拥堵的交通、F1般风驰电掣的公交车等等都市传说,就更不在话下了。面对外地人的质疑和吐槽,武汉人不屑一顾,因为这才是原汁原味真实的武汉。
“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武汉人经历了无数的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严寒酷暑,却仍然充满着旺盛的野蛮生长的生命活力。没有什么酒不能喝,也没有什么沟沟坎坎过不去。爱也好,恨也好,哭也好,笑也好,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洒脱。
03/ 去武汉看什么景点?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每年举办武汉国际旅游节。武汉自然风光独特,四季气候分明,拥有其他大都市罕有的166个湖泊和众多山峦。武汉的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楚文化和民国特色。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该建筑也与湖南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自创建1700多年来,被誉为天下名楼,吸引了历代众多文学家、诗人拜访。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东湖】
东湖,因位于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
东湖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中国第二大城中湖。东湖由听涛区、磨山区、落雁区、吹笛区、白马区和珞洪区6个片区组成,楚风浓郁,楚韵精妙。
【归元禅寺】
归元禅寺,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路,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15年(公元1658年)兴建,拥有藏经阁、大雄宝殿和罗汉堂等三组主体建筑群。
归元禅寺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归元禅寺又被称为“汉西一境”,是因其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而得。同时还是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它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汉阳造艺术区】
“汉阳造”艺术区,又名“824创意工厂”,地处武汉龟山脚下。艺术区所用的废弃工业厂房,原为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汉阳兵工厂和824工厂的一部分。武汉824工厂为新中国的代号军工厂,和北京798工厂有着类似的历史背景。
园中随处可见涂鸦、行为艺术、创意雕塑,也有婚纱摄影店、咖啡馆、葡萄酒窖、陶艺馆、创意店,还有一家LOFT青年旅舍。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武汉黄陂是古代民族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乡,小时候生活、习武的地方。如今,这里已被开辟为武汉周边的热门旅游景区。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由武汉市黄陂区的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四大景区组成。
想看山,这里有国家地质公园、千年宗教名胜木兰山;想看森林,这里有幽谷美景、浪漫山水的国家森林公园木兰天池;想看草原,这里有华中唯一的草原风情景区木兰草原;想看花,木兰云雾山里有万亩杜鹃,木兰清凉寨景区有10万株野生樱花。
2014年11月,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正式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04/ 去武汉看什么景点!
严格的来说,武汉并不是一座纯正意义上的旅游城市。它没有南京那样悠久厚重的古都历史文化,也没有杭州西湖那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湖光山色和历史佳话。去武汉旅游,如果光去景点,并不能体验这座城市的真正精髓。
用武汉人的话来说,“如果找到七个去过黄鹤楼的武汉人,就可以召唤神龙了”。武汉人的自嘲与幽默可见一斑。问十个武汉人黄鹤楼好不好玩,十一个都会跟你说:额~千万莫克,都是哄外地人的。
黄鹤楼最近一次毁于1884年,1978年规划,1985年6月落成。复建后的黄鹤楼,气势更加恢宏,既有古楼遗风,更兼时代新意。还有白云阁、吕仙洞、岳飞亭、岳飞铜像等附属景观,都是“借题发挥”的仿古建筑。虽有型,但是少了意,登得再高,望得再远,少了诗中的韵味,一切跟想象中差太多了。
同样,对于看过众多江河湖泊的人来说,长江和东湖景点也乏善可陈。而“汉阳造”,已经沦落为“艺术区”,除了建筑外,很难找到任何汉阳兵工厂的影子。
那么,还能从哪里去发现武汉的美,寻找武汉的本土文化呢?下面将从多个独特视角,去体验,去探寻,这座城市蕴含的自然与人文精华。
【春之赏樱】
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成为国内赏樱的经典之地。樱花盛开时节,武大樱园就像花的海洋,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至,大有“赏樱唯有武大”的气势。武大的樱花主要集中在樱花大道和校内的一个樱花林,樱花大道位于前理学院和老图书馆的下方。自樱花大道盘旋而上,从上往下看,雪白的樱花如朵朵轻飞的云。另外,紧贴樱花大道的学生宿舍的宿舍顶也是个很好的观景台,从此处可俯视花海。
除了武汉大学外,东湖磨山也是赏樱绝佳之地。东湖磨山樱花园与日本青森县的弘前樱花园、美国的华盛顿州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之都。磨山樱花园以仿日本建筑的五重塔为中心,配以日本园林式的湖塘、小岛、溪流、虹桥、鸟居、斗门,甚至管理间和售票处也是设计精细的仿日建筑。
【秋之观苇】
汉口江滩的芦花,位于长江二桥至三阳路一带的长江边,绵延十余里,完全是天然长成,茫茫的白色芦花曾被评选为武汉市十大名花之一,这里也是武汉每年芦花节的举办地。
每年11月中旬,江滩芦苇变为白色,随风飘荡的芦花有着一种轻柔的美,整个芦苇地带萦绕在一片浪漫的纯白当中。游历在芦苇丛中,微风中飘荡着浪漫的气息,盛开的芦花伴着滔滔的江水,景色十分壮观。
【文物遗产】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东湖畔,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
最值得看的有四大镇馆之宝:
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践剑,至今锋利无比,在它边上展出的是“吴王夫差矛”,生前两人是死对头,死后两人的兵器“在一起”。
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地质年代距今约100万年,早于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元青花”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反映人物图案的器物更为罕见。
【革命遗风】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这里是辛亥革命第一枪打响的地方,其主体分为南北两个广场。
北广场是原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在这里成立军政府,一度代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职权,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其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因此又被称为“红楼”。
南广场是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新修的广场,其间矗立着一个红色三角形建筑,为辛亥革命博物馆。
【大桥雄姿】
武汉长江大桥,横卧于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的长江江面之上,是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因此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武汉长江大桥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
【异域佛寺】
古德寺,位于武汉江岸区黄埔路,创建于1877年。1921年始建现有的大雄宝殿,后来发展成为占地两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的“古德禅寺”。
全寺的核心建筑是圆通宝殿。此殿仿照缅甸阿难陀寺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浓郁异域建筑风格的、装饰精美华丽而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寺庙,为汉传佛教唯一、世界仅存两座此类风格的佛教建筑之一。
圆通宝殿运用了古罗马建筑的结构,内外墙之间的回形步廊和许多方柱,又依稀可见希腊神庙的风韵,立面墙上的圆窗和长窗,却是基督教堂的建筑样式。古德寺混合了欧亚宗教建筑的特色,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在汉传佛寺中实属罕见,堪为佛教胜地一大奇景。
【江滩轮渡】
汉口江滩,见证了“大武汉”的兴盛和衰落。江滩的一侧是车流滚滚的沿江大道,大道旁有十几幢风格各异的百年老建筑。江滩全长约7公里,市民和游客经常游览的是市政府办公楼至江汉关大楼这一段。
濒临长江的汉口江滩,见证了武汉曾经最为繁华的一段往事。那时的武汉,是近代中国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和贸易中心,中国内地最为西化的大都市。
如今的汉口江滩,车流滚滚的沿江大道旁,保留着十几幢风格各异的百年老建筑,每一座建筑的背后,都有一段被人遗忘的故事。
晚上乘坐江汉关-中华路码头的轮渡,在长江中遥看武汉三镇的夜景,灯光璀璨的武汉长江大桥和位于汉阳龟山公园内的电视塔,美不胜收。
05/ 去户部巷吃什么小吃?
户部巷,是武汉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数十年经久不衰。
户部巷地处武昌最繁华的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
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
“汉味早点第一巷”扬名以后,吸引了一批百年老字号小吃扎堆于此,如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德华酒楼、老谦记豆丝等;以及近几年来已声名远播的汉味小吃品牌,如精武鸭脖、周黑鸭、新农牛肉、盈喜客中式快餐等也来此安家落户,还有户部巷本土孕育的石记热干面、陈记牛肉面、徐嫂糊汤粉、李桃烧麦、今楚汤包、真味豆皮等数十个汉味小吃品牌,使户部巷成为了汉味小吃的代名词。
【蔡林记热干面】
蔡林记是一家经营热干面系列小吃为特色,近百年的老字号小吃面馆。其热干面,晶洁爽口,味道鲜美,深受广大市民的赞赏,享有武汉名小吃的美誉。1930年,家在汉口满春路口的武汉黄陂人蔡明伟夫妇,打出“蔡林记”的招牌经营热干面。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武汉蔡林记热干面被评为“中国十大面条”。
【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汤包,是武汉著名的小吃,属于苏式汤包。这种汤包具有皮薄、汤多、馅嫩、味鲜的武汉风味特色,有虾仁汤包、香菇汤包、蟹黄汤包、鸡茸汤包、什锦汤包等新品种,花样繁多,风味独特。
"四季美",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7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
【老谦记炒豆丝】
老谦记,始创于1918年,原址设于武昌青龙巷。主要特色——牛枯肉炒豆丝,曾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赞扬,并与1996年参加了全国技术表演大会。2005年至今,荣获了“江城名点”、“特色小吃展销会金奖”、“户部巷十大特色小吃”等荣誉称号。其特色在于色泽黄亮,味道鲜美,酥香爽口。
06/ 去户部巷吃什么小吃!
香港美食家蔡澜,曾把武汉称为“早餐之都”,在武汉过早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与正餐分庭抗礼,其种类丰富程度也是全球罕见。
武汉饮食,可谓一早一晚,过早和宵夜最为经典,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美谈。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汇聚东西南北精华,菜品丰富多样,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武汉特色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米粑、豆丝、欢喜坨、鸭脖子、武昌鱼、排骨藕汤、洪山菜薹炒腊肉、糍粑等。其中又以老通城、小桃园、蔡林记、四季美的小吃合称“武汉四大名小吃”,凡到过武汉的人必须美美的吃上一顿后,方才算真正来过武汉。
曾经有网友微博晒28天过早不重样,武汉作家池莉也在其作品《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中盘点过武汉的早点:“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汰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实际上,这仅仅只是武汉名气极大的老字号,而街头巷尾叫不出名字来的更是数不胜数。而“汉味早点第一巷”——户部巷,也因人多拥挤、环境糟糕、服务不佳等原因,被频繁吐槽。
武汉美食街,不只有户部巷;户部巷美食,也不止当地美食,还有很多舶来品,如肉夹馍、臭豆腐、凉皮等。因此如时间充裕,大可不必选择户部巷,还有更多的美食,等待你的发掘。
本文为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公众号:旅游知识坊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