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历代注疏演变

作者: 竹下草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23:02 被阅读120次

    《论语》大家都很熟悉,是一部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成书至今,被奉为儒道经典,是不可不读的一部书。哪怕到现在仍旧如此,中小学课本中仍有摘录。而在我们生活之中也随处可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中的道理到现在已经成为国人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尽管真正用心读过这本书的人并不多。可虽然这些孔子言论我们熟而能诵,但在语义的理解上并不深入,大多是以现代白话的意思代入其中,将之直译出来,很少考究语句的时代背景,以及古今差异。当然因为文化一脉相承,大略的意思相差不离,我们也都并不深究,同时也自以为读懂了《论语》。

    可古今终究不同,古代人读论语远远不同于现代人的读法。在古代,尤其是科举开辟以来,《论语》不仅仅是个人品读,更是作为考试内容,每字每句,篇章次序等等,都要了如指掌,倒背如流。也因此并不同于现代人仅仅大致明白意思就可以,而是要反复斟酌,锱铢必较,考究音韵,字词典故等等。这在古代有一个专门的领域,成为小学。此小学不是现在的小学学校,而是指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三者的结合,全面考究文字的音,形,义,分别与上述三者对应。

    所以古人读书,尤其是读经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等到读书考科举之后,真正选择经义的时候,通常都是仅仅选择一部经书,专心钻研。我们常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那么古人就是一辈子读好一本书,能治一经,便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回到《论语》上,最初孔子的话被门人弟子记录下来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什么注释和字句的斟酌,总是有,也是那些弟子内心的活动,并不见诸于文字。后人研读论语的时候,因为每个人从中阐发的道理各有不同,也就出现了各种分歧,产生了诸多流派。而到了汉朝,经学兴起,推崇学说钻研,尤其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论语》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这个时候论语依然分成了三个流派,分别是齐论语,鲁论语和古论语。不只是意义阐发上不同之处层出不穷,仅仅在次序和篇幅上就参差不齐。当时研究的人必然要选一个具体的派别出来,也因此出现了不少学术纠纷。

    三家论语究竟谁胜谁负呢?其实传到后世各个流派都有,不过相较而言,如今流行的《论语》版本其实多属鲁论语和古论语。具体演变过程,就要说到论语流传过程中的几大成书的修订。第一部重要的论语修订著作是西汉末安昌侯张禹的《张候论》,以鲁论语为基础,兼采齐说,共二十篇,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而紧接着第二次修订则是汉末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根据《张候论》,参照古论语和齐论语,为其做注《论语注》,也成为了汉代以后经学必读的书目。

    到三国时期,有何晏等人所撰的《论语集解》,是书首创古籍注释中的集解一体,较为集中地保存了《论语》的汉魏古注。书成后,一直流传不废。之后的诸多集疏,都是根据何晏等人的《论语集解》来进行阐发的。影响较大的有南北朝时期的皇侃《论语义疏》,“博极群言,补诸书之未至,为后学所宗”,而因为作者是一位玄学大家,也包含了很多玄学的内容。宋朝时期邢昺的《论语疏》,侧重于章节训诂,带有义理之学的色彩,是向宋学转变的标志,“剪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义理”。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宋代理学大成,多是二程及弟子的说法,而且通过注解四书而阐发自己的理论,注重文字训诂和事实考证。到了清朝,更加注重文字训诂,刘宝楠所作的《论语正义》则成了一部更加详实的疏证,包含了汉魏古注以及宋代经学,“详博超于旧疏”,成为了钻研论语不可少的参考巨著。

    《论语正义》,是刘宝楠与朋友相约各治一经,于是一生就扑在这部论语上。《清史稿・刘宝楠传》上说,“宝楠於经,初治毛氏诗、郑氏礼,后与刘文淇及江都梅植之、泾包慎言、丹徒柳兴恩、句容陈立约各治一经。宝楠发策得论语,病皇、邢疏芜陋,乃蒐辑汉儒旧说,益以宋人长义,及近世诸家,仿焦循孟子正义例,先为长编,次乃荟萃而折衷之,著论语正义二十四卷。”而且直到去世也没有完成,因此有儿子刘恭冕续编,最终完成了这部大著作。

    接下来要研习的就是这部《论语正义》,来学习古人如何治一经,如何从字句篇章中领会先贤真意,希望我能够坚持看下去,诸位也能有些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历代注疏演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ma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