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我们寻求社会的认同,小到我们的思维定势,都是一致性倾向的体现,因为我们尽量避免不一致性的出现。
为什么积习难改?几乎每个人都有大量持续很久的坏习惯,尽管我们自己也知道这些习惯不好,但是我们却很难去改正它们。因为这些习惯和我们的生活已经融入成为一个整体,打破他们意味着打破这种一致性。凯恩斯说过,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而是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在巅峰期的爱因斯坦非常善于摧毁他自己的思想,但是爱因斯坦晚年却没有完全接受量子力学。
发起一场社会运动或是战争,首先我们会调动整个社会的喜厌情绪,在政治动员的时候,我们又会利用人性的避免不一致性。所以现在的你根本就不能理解当时人们的疯狂,即使你有良知也要跟着乌合之众保持一致。
避免不一致性也会给人的身份以完整性,大多数人在生活中不会表现出与他们的身份,责任与社会认同不一致的行为,而是会忠于职守,扮演好医生、老师、军人……至少大部分人是这样。避免不一致性倾向是如此强大,乃至一个人只要假装拥有某种身份、习惯和结论,他自己通常就会信以为真,因而,许多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会在某种程度上相信自己就是那位丹麦王子;这也能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家暴受害者在下一段甚至下下一段婚姻中,依旧还是家暴受害者,因为受害者本人需要保持前后的一致性。
此外,这种倾向通常会使人们成为被某些有心机的人所操控的“受害者”,那些人能够通过激发别人潜意识中的避免不一致性倾向而博取对方的好感。很少有人比本杰明·富兰克林更精于此道。本杰明·富兰克林原本是费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当时他想得到某个重要人物的垂青,于是经常设法请那个人帮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忙,比如说借一本书给他之类的。从那以后、那个大人物就更加欣赏和信任富兰克林了,因为一个不值得欣赏、不值得信任的富兰克林与他借书给富兰克林的行为中暗示的赞许并不一致。
初入官场的人信誓旦旦自己要有多廉洁,但进去以后才发现,为了避免和周围的不一致性,结果你懂的。
当然,避免不一致性也造成了维持现状的倾向。干吗需要创新?现在这样不也挺好的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