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散文心理
斯宾诺莎之《伦理学》中的理智和道德【中】

斯宾诺莎之《伦理学》中的理智和道德【中】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4-01-04 08:05 被阅读0次

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理智和道德【中】

像尼采一样,斯宾诺莎不支持谦卑,认为那不是阴谋家的伪善就是奴隶的怯懦,那暗示着力量的丧失。

对斯宾诺莎而言,所有的德行都是能力和力量的形式。

所以懊悔是一个缺点而不是德行:“懊悔的人会加信的不快乐和双重的软弱。”

但是他并没有像尼采那样耗费大量时间猛烈砰击谦卑,因为“谦卑是十分罕见的”。

正如西塞罗所说,即便是赞美谦卑的哲学家,在写书的时候还是会小心地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封面上。

斯宾诺莎说“最看不起自己的人是最接近骄傲的人。”(一句话道出了精神分析学家最中意的理论——每一个有意识的德行都意在掩饰或纠正一个秘密的恶行。)

因此,斯宾诺莎不喜欢谦卑,却赞赏谦虚,并且反感与行为不符的骄傲。

自负使人们互相厌恶,“自负的人只讲自己的善行和他人的恶行”。

他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他们会目瞪口呆于他的完美功绩,但他最终将成为那些吹捧他的人的牺牲品,因为“骄傲的人最容易轻信阿谀奉承”。

至此,这位哲学家为我们展示的更像是斯巴达的伦理,但在其他篇章中,他转而使用更柔和的语气。

他惊叹于大量的嫉妒、互责、互贬甚至仇恨,这些都扰乱涣散了人心,除非能消除这些感情,否则没有什么方法能补救我们的社会。

他相信用很简单的事情就能证实,爱比恨更能化解仇恨,也许因为爱和恨之间只一线之隔。

恨在冤冤相报中滋长,一个人如果恨对方,而对方却以爱来回应,此刻这个人成为爱和恨相互冲突的感情的产物。

既然(斯宾诺莎也许过于乐观地相信)爱可以生爱,所以他的仇恨也就土崩瓦解并失去力量了。

仇恨认识到了我们的低劣和恐惧,我们不会憎恨一个我们有把握征服的对手。

“想要通过互相仇恨来报复自己所受到的伤害的人,会陷入痛苦之中:想要通过爱来驱散仇恨的人,将享受到愉悦和自信。他可以以一对一,也可以以一敌百,几乎不需要命运的帮助,而那些被他征服的人也会心悦诚服。”

“心灵的征服并不需要凭借武力,而是通过伟大的灵魂。”

在这些章节中,斯宾诺莎看到了加利利山上闪耀的光辉。

但是他的伦理学核心是希腊式的而不是基督式的。

“努力去理解是德行的首要和唯一的基础”,这是最单纯且全面的苏格拉底式。

因为“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受到外界因果的干扰,就像被逆风驱逐的波浪,我们摇摆不定,不知道未来的结果和命运”。

而当我们最富激情的时候,我们认为我们是最自我的,其实那时我们是最被动的,被困在某种冲动或感觉的激流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反应,而这反应仅仅是整体情况中的一部分,因为没有思考,也就只能认知到全局的一部分。

因此,激情是“不完整的想法”,思想是延迟的反应,直到问题的每一个重要方面都引起相关的反应,不论顺势的还是另外获得的,只有这时,想法才是完整的,反应才是全面的。

本能像驱动力一样庞大,但是作为指导却很危险,因为我们称为本能的个人主义,时时都在寻求自我满足,而不顾及整体性。

例如,不加控制的贪婪、好斗,或者贪欲给人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直至这样的人变成控制他们的本能的附属物。

“我们日常产生的感情都来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刺激大于其他部位,所以感情通常是过剩的,并且限制思想使其只能考虑一件事,而无暇于其他。”

但是,“产自愉悦或伤痛的欲望,如果只与身体的一部分或某些部分有关,那么对于整体的人没有好处”。

所以,要想成为自我,我们必须完善自我。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古老哲学对理性和激情所做的区分,而斯宾诺莎对苏格拉底和斯多葛派作了重要的补充。

他认为没有理性的激情是盲目的,没有激情的理性是死寂的。

“感情是不可能被阻止或移除的,除非通过相反的和更加强大的感情。”

斯宾诺莎没有一味地反对理性而坚持激情一——在这场竞争中,更深层和世代相传的因素通常会取胜。

他反对无理性的教情,而赞成经由理性调节的激情,通过对全局的分析而得出结论。

思想不应缺乏欲望之火,而欲望也不应丧失思想的光辉。

“一旦我们对激情有了清晰的认识,思想归顺于激情的程度与其所含有的充分的想法数量成正比,那么激情就不再是激情了。”

“所有的欲望都是激情,只要它们来自不完整的想法,当它们产生自完整的想法时……它们就是德行了。”

所有的理性行为,也就是说所有应对全局的反应,都是德行的行动,而最终除了理智已经没有德行了。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相关文章

  • 《伦理学》斯宾诺莎

    从《伦理学》的内容上来看,《知性改进论》相当于它的导论。在《伦理学》中,斯宾诺莎仍旧运用“几何学的方法”,认为只有...

  • 尼各马可伦理学 第六卷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理智德性 在第一卷第13章的德性引论中,亚氏将德性分为了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在对慷慨、节制、...

  • 第四节 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传统(1)

    在人道主义伦理学传统中,所盛行的观点是,对人的认识是建立规范和价值的基础。因此,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和杜威有关伦理...

  • 从《论语》中找最好的道德

    伦理学,研究道德的学问。最好的道德这一命题也就成了伦理学研究问题。为什么想要从《论语》中寻找最好的道德呢?一,“道...

  • 尼各马可伦理学 第二卷

    尼各马可伦理学 第二卷 1道德德性的获得:紧接着第一卷最后,亚氏将德性分为两种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主要通...

  • 斯宾诺莎《伦理学》

    自由的人绝少考虑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存在是永恒的;因为有许多法则保护了生命的宝藏;而宇宙...

  • 赋闲的体验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谈到“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俾斯麦说“生活...

  • 如果你不想做会找一个借口,如果想做会找一个方法

    斯宾诺莎的这句话出自他的著名著作《伦理学》。旨在劝诫人们过理性的生活,不要受情感所羁绊。 斯宾诺莎认为,我们所遭遇...

  • 第五节 伦理学和心理分析学(4)

    对伦理学来说,心理分析的无意识动机之概念并非毫无意义。这个概念的一般形式,要追溯到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的年代,弗洛伊...

  • 《给善恶一个答案》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有争议的事情。在褒贬不一的社会舆论中,该采纳何种道德观点和立场?答案要在伦理学中寻找。作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宾诺莎之《伦理学》中的理智和道德【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mm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