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76654/13653f8fa65fb56e.jpg)
“七巧板一共有7块形状各异的图案组成的,每一块都具有自身的形状特性和意义,通过各个形状的不同组合,又能够拼凑出千变万化的艺术品,这就是设计呈现的过程,也是心理表征的构建过程”
跟永澄老师学习了一个特别厉害
今天利用30分钟阅读了得到APP每天一本书《把时间当朋友》,初始的认知理解是主要讲述如何利用时间管理,提升工作生活效率,但是,通过阅读整体书籍内容,重新定义了本书的认知观念,利用心理表征构建的6步法。
1、导师:成甲老师
2、关键词:积累技能、自律、价值、交换、概念辨析等
3、构建:通过自我的认知理解,将关键词进行内容意义延伸,利用发散思维,思考关键词的本质内在概念和延伸扩展概念。
4、关联:将书籍中的关键词内容,进行衔接,分析内容关联的地方,进行组合、拆分、转换、拼凑、调整、并列、循环等进行整体框架的塑造和打磨。目的是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体系,终极目标是打造出一套通用的模型,可以套用在生活其他各个方面,不断完善细化模型关键点,达到知识积累最大化。
5、刻意训练:通过上述步骤,针对关键词、构建、关联三个步骤进行不断的思维训练,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在后期,看到或者遇到类似的知识点,框架模型,就能够快速的进对旧知识进行提取,融合,进而理解新知识的内容。
6、复盘。
本书是通过听成甲老师的音频进行学习,总共听了3遍,第一遍进行整体理解,第二遍进行各个细节关键单进行深入理解分析,将本书所有时间点进行关联。思考可能用到的一切心理表征模型。
重点:如何构建心里表征,关键是做好基础的工作——概念辨析,针对导师给出的关键词或者概念,进行自我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认知学习,构建初步的关键词小模型,只有对关键词理解透彻,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关联工作内容,如果关键词没有清晰的概念认知理解,就会导致后续的心里表征呈现出现问题,
第三遍听进行初步构建,进行从0到1的心理表征构建,理解了关键词和整本书的大体框架,就需要大脑进行快速搜索,找出能够契合关键词的知识框架,我利用的是前期工作中针对PPT制作的优势,思考头脑中所有的PPT模型,对关键点如何关系,进行深度思考分析——此部分是构建出符合书籍内容的心里表征的关键,因此,需要靠日常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心理表征的呈现,将其与生活进行关联,不断进行刻意练习,让自己积累各种心理表征的框架库、模型库、架构库、图形库、逻辑库等等工具。
所有,书籍《把时间当作朋友》的心理表征构建,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冰山模型,由于考虑到冰山模型的延伸效果,所以“冰山模型”修改成“火山爆发模型”更加符合此书的心里表征呈现,具体详见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6654/7686a215d61bf8ed.jpg)
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