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家长诉苦说,她小时候家里有两个孩子,就是她和弟弟,她们姐弟俩从小关系就不好,因为她和弟弟都觉得父母更偏爱的是对方,而且她很肯定弟弟就是更受宠的那一个,父母从来就没有公平对待过他们。现在她也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她自己就在心里发誓,对两个孩子绝对要一碗水端平,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可是事情往往不会向着她想象的方向发展,她越是想公平,孩子们越觉得不公平,姐姐和弟弟都觉得自己是受委屈的那一个,这简直让她焦头烂额,明明什么都没少了他们的,两个孩子就是觉得妈妈对另一个更好,她甚至都有这种感觉,这是不是因果报应了。
现在三胎政策已经放开了,大面积的独生子女时代已经基本上过去,一个家庭有两个、三个孩子的情况将越来越多,我曾经在二胎放开的时候写过一篇二胎,该怎么分配爱?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疑问,到底怎样才能对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不可能实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花在陪儿子的枪战上就没办法陪女儿玩过家家,一个哭了需要去哄,另一个不哭的就要放一放,家长更喜欢不哭闹的孩子,却把更多的陪伴给了爱哭闹的,但是不公平并不代表就不能给每个孩子最好的爱。
孩子多了,本来家长的事情就更多,如果还要分神每天去衡量怎样才能更公平,岂不是需要更加劳神劳心了。而且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最主要的是孩子们需要的也并不是公平,那么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很多家长都搞不清楚,其实是偏爱,吵架的时候希望家长更偏向的是自己,分零食的时候希望家长分给自己的最多,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希望家长站在自己这边,每个孩子都希望家长更多的关注自己、更多的表扬自己、更多的陪伴自己,总之希望自己在家长心里面的地位是最高的。
这时候家长就会觉得,那怎么可能呢?公平都做不到,怎么可能每一个都偏爱呢?这种想法就更错了,偏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理状态,不需要是真实的情况,只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偏爱的那一个,他就是被偏爱的。
我记得曾经听有个朋友讲过他爷爷奶奶家的故事,他奶奶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他爸爸是男孩中的老二,从小他就听他爸爸说自己是家里最受宠的那一个,爷爷奶奶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偷着给他吃,生怕让其他几个兄弟姐妹看见,所以他爸爸长大后非常孝顺,承担了很多照顾父母的责任,对兄弟姐妹们也是非常礼让,因为他觉得自己得到了父母更多的爱,这对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所以长大后就会怀着愧疚的心情,凡事能谦让就谦让。
朋友对他爸爸说的话一直深信不疑,直到有一次他跟自己的小叔叔聊天,就提到了爷爷奶奶从小就偏爱他爸爸,小叔叔会不会觉得生气和不公平,小叔叔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说你爷爷奶奶怎么可能最偏爱你爸爸,他是三个儿子中的第二个儿子,怎么也偏爱不到他身上去,爷爷奶奶最偏爱的肯定是自己,因为是小儿子,所以从小爷爷奶奶就花费了更多的时间陪他,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这是别的孩子都没享受过的,所以长大以后他一直过意不去,现在爷爷奶奶也跟他住在一起。
这件事情可是让他放肆的嘲笑了爸爸一番,他也认为肯定是小叔叔最受宠的,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嘛,不可能最受宠的是爸爸,结果又有一次他听他的大姑姑说,这件事情就她来办吧,从小父母就最操心她,对她付出得也最多,也应该她出力最多。这时候朋友才发现,爷爷奶奶家里好像根本就没有人更受宠,可是每个人却都觉得是自己最受宠,所以每个孩子都特别地孝顺,还愿意付出更多去补偿其他兄弟姐妹。
其实偏爱不一定是在吵架中更偏向于哪一方,也不一定是零食分给哪一个更多,而是给予不同的孩子他们所在意的不同的爱。例如上面那个朋友的爸爸认为爷爷奶奶把好吃的偷偷留给他就是偏爱,因为他爸爸喜欢吃,小叔叔对于陪伴和讲故事这种精神上的需求更多,爷爷奶奶就在这方面偏向于他,大伯总是闯祸,爷爷奶奶经常需要去帮他背锅,还从来不打他,只是跟他讲道理,这让大伯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那个孩子,姑姑们则是因为有的经常被夸奖漂亮或者经常被单独给零花钱而感到自己是最受宠的。爷爷奶奶可能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育儿经验,只是知道自己不同的孩子有哪些不同的需求而已。
我家也是两个孩子,我哥哥和我,我们俩的关系非常好,几乎身边没有见过像我们哥俩这样和谐的兄妹关系。从小我就觉得自己更受宠,因为无论我有多霸道,爸爸妈妈几乎不说我,都是哥哥来抗事儿,我一直觉得,家里小一点的孩子就是用来惯着的,所以直到现在我的性格都是自信、开朗、无拘无束。而我哥虽然一直都是受批评的那个,但是他也觉得自己才是家里最重要的孩子, 因为从小他就跟大人在一个桌子吃饭,探讨的都是国家大事,玩儿的玩具都是象棋、麻将,就是有那种早晚成为一家之主的派头,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不在他的眼里。
所以家长要做的并不是什么一碗水端平,水是永远端不平的。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那一个,是被偏爱的那一个,这样孩子们也不会再去打来打去、争来争去。这就好比父母手里有4块不同形状的巧克力,把老大、老二叫过来平均分给每个人2个算是公平了吧?可是谁先来选,形状不同、图案不同、大小不同,任何一个小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冲突。那么不如单独把老大和老二分开叫过来送出巧克力,给你两个巧克力,好好吃,别张扬,每人都认为对方不会拥有,只有自己是被偏爱的那个,即使最后发现两个都有,孩子也不会伤心难过的,他们依旧会相信自己一定是不同的那个,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只有成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