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时的年

儿时的年

作者: 苍穹之下的沙粒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1:09 被阅读0次

          昨晚,想起儿时的年。

          大人们从腊月就开始忙乎,爷爷置办年货、换新钱,奶奶做腊鱼腊肉咸鱼咸肉,妈妈里里外外地搞卫生、为一家人准备新衣服,爸爸最清闲,上他的班,家里的事情似乎不用他插手,而孩子们呢,忙着写寒假作业,因为一旦过了年,东家走西家串的,要一直玩到正月十五呢。

    儿时的年

            除夕那天中午,通常是草草的一顿饭,因为大家都为晚上的那一餐忙乎了。爸爸这时候开始加入家庭的工作,他负责贴对联,准备烟花炮仗。到傍晚的时候,爸爸也会加入厨房,做那一道每年都要上桌的荷包蛋。妈妈呢几乎一天都在厨房里忙乎:蒸八宝饭、油煎红糖年糕、做整条的红烧鱼、红烧猪蹄、红烧肉、清炖鸡块。。。我记得更小的时候,她还会用一个大的汤勺,把鸡蛋调好,舀一小勺放在汤勺里,在火上转一转,干燥了,就成了一个蛋皮子,做好了蛋皮子,在里面包上饺子馅,上桌之前煮熟了,再淋上用香菇、肉丝、白菜丝等做成的高汤......那真是我记忆里最好吃的一道菜了。下午通常会要祭祖一两个小时:就在家里,摆上不放任何香料的菜,给每位祖先倒上酒,点上香......这段时间里,孩子们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到凳子,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偷吃食物啦。小时候,我总觉得祖先们就坐在桌上,吃着酒......却不觉得惊悚 。烧上一大堆纸叠的元宝,送走了祖先,妈妈就在厨房里准备晚餐了。对了,还有一道只有我家乡才吃的到的涮羊肉......羊肉都是事先煮熟了,把肉扒下来,压成一块块的羊肉饼,放在冰箱里。到吃的时候,插上电火锅,放上底料,羊肉汤,羊肉需要切成片,事先和大白菜的梗切成的丝、香菇丝、大蒜叶子等用油炒一炒,加入米酒,生抽,少许白糖......然后倒进火锅里,再加入水豆腐、粉丝、醋......别提有多美味了!大人们还会加入辣椒粉,又酸又辣,那叫一个够味儿啊。孩子们也忍不住要尝一尝,所以我们那的孩子大多都能吃辣椒的。开饭了,大家倒上酒,孩子们倒上饮料,说一些祝福的话,然后就开始动筷了。吃完了八宝饭、年糕、粉丝,基本上也不用吃米饭了。

            吃完饭,妈妈又要开始忙乎了,各种收拾。孩子们就开始出去放烟花了。爷爷和爸爸坐下来看新闻联播。一到8点,全家人齐齐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爸爸特别喜欢听戏,一到戏曲那儿,他通常都要唱的比电视还大声的。如果是不太好看的节目,他就会出一些题来考我们,像首都是哪里呀,主席是谁呀之类的。这时候桌上还是要放着各式各样的点心、瓜子花生之类的,大人们吃不动了,小孩子们还是会忍不住嘴馋,要吃几块的。我小时候很喜欢吃那种花生和黑芝麻做的糖,特别香。还有一种把米放在油锅里炸,然后用熬化的糖把它们粘成一块一块的,我们叫“米炮”。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妈妈还在收拾,几乎要到9点多,她才有空坐下来。爸爸经常打趣她没有生活情趣,小时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她就不能第二天再收拾。现在真是太理解她了,一双手,要干这许多活,又看不得脏,只好勤快点咯。所以,她一般看半个小时春晚,就困了,去睡觉了。孩子们则和爸爸一起守夜,等到十二点放了鞭炮,才各自回房间睡觉。爷爷奶奶也熬不到12点就去睡了。

            大年初一,我最喜欢了。因为终于可以穿上盼了很久的新衣服新裤子了。还有压岁钱可以收。通常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要一个人给一个红包,那个年代,都是自己用红纸包起来的。多少钱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记得这部分钱还是可以自己支配的。等到后来亲戚们给的,就要交给我妈了,她说那都是要回礼给别人的。早餐一般是年糕,另一种不甜的白色的年糕,用白菜炒一炒,带上汤。然后把除夕夜没有吃完的菜热一热,没有一年是吃完了,因为实在做的太多了,能吃一半就不错了。吃完饭后,妈妈要带着我们一起去庙里上香。爷爷奶奶是不去的,我从未见过他们拜任何一个庙或者是神,尤其是奶奶。对于神,小时候我受到的熏陶很冲突,一边是奶奶坚决的无神论,一边是妈妈虔诚到有点迂腐的众神论。所以,我虽然跟着妈妈去拜这个那个,心里却是将信将疑的。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很佩服奶奶的,作为生长在那个年代的女性,她实在是非常勇敢也非常自信的一位。而妈妈至今也没有理解佛教的内涵,不过这停留在形式的信仰倒也还是带给她许多安慰。说起上香这件事,正月初一我还真是很不想去。庙里人山人海,烟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有一年,我的新棉袄还给烧了一个洞......我还记得来深圳以后正月里去过一次弘法寺,天气热穿的少,直接被燃着的香烫了胳膊......上完香回来,也就中午了,中午仍然是剩饭剩菜(从正月初一到初四只能吃剩饭,据说米生日,不让煮饭的,所以除夕那天会煮很多,而菜呢实在是剩的太多了)。初二到了,就开始走亲戚拜年了,我特别喜欢去烧菜好吃的亲戚家里,可以吃到一点不同的口味,不过大多数菜式都是差不多的。

            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就是外婆家,在一个盛产烟花爆竹的镇上,现在就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以前我记得是要很久的。最早的记忆里是坐那种很大的公共汽车,后来就变成突突车,就是一个司机在前面,后面有个棚,两边有长凳,一般可以做8个人,可是司机总会塞上十几个人才走......外婆家特别热闹,妈妈的兄弟姐妹有九个,大家会约好同一天回去,孩子们就可以在一起捉迷藏、放烟花、看电视......因为这个镇上盛产烟花爆竹,所以家家户户都可以拿点小活来做。最常见的就是把引线插进炮仗里,还挺讲究的,不能让引线受潮,还有一些别的禁忌,我都不太记得了。我还挺喜欢帮小姨做这个的,做满多少数量,就有钱可以拿。现在想想呀,小时候真好,天不怕地不怕的,现在我肯定会担心那么多鞭炮放在家里,会不会爆炸......可能是后来我见到一个漂亮阿姨的妹妹,脸完全被毁掉了,据说她才是姐妹里长得最好看的......

    儿时的年

            小时候的正月,天气还是非常寒冷的。有时候会下雪,当然我们这边的雪很少铺的厚厚的,不过大家也可以拿起植物上的雪,捏成小硬块,互相扔着玩。下雨下雪的天气,孩子们就在家里捉迷藏,因为大人们都忙着呢,所以我们想藏在哪里都没人干涉。米缸、柜子、被窝......那时候捉迷藏还真是不好找,房子很大,东西又多......无论白天玩得多开心,晚上我还是想要回家睡觉,总觉得我家里的被窝暖和一些。

            长大以后的年,没那么盼着了,还不太想去人多的地方。算起来,我有七八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明年,带着孩子回去,重新体会一下儿时的年味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wx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