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一股让人压抑的黑色能量中,2019年元旦的到来,慢慢生发和孕育出了一丝光明。
北方的雪在微信朋友圈飘飘荡荡。
作为一个生活在南方的北方人,年关将近,在这片对雪的渴望中,儿时过年的记忆一点点生发,在脑海里清晰起来。
一,想念童年冬天的大雪,冰凌和冰块
北方的雪通常是一个晚上睡起来,第二天忽然发现:哎呀,打开房门一看,雪竟堆了尺把高,走不出去了!
大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扫出一条道来,从堂屋扫到灶屋,接着赶紧生火做饭。
柴火做的红薯稀饭还在锅里咕嘟,馒头包子还在蒸笼上冒着热气腾腾的白烟,接着我们该起床了。
吃饭直接在灶屋,靠近烧火的地方最是暖和,喝碗热乎乎的稀饭,啃个包子,穿上厚厚的棉袄棉裤,整个人裹的像只粽子,接着就背着书包去上学了。
80后社会整体物资相对匮乏,那时候的许多人既没有冬天保暖又颜色好看的儿童胶鞋,也更加没有雪地靴之类,母亲就在棉鞋外套了几层家里化肥袋内层的塑料袋,然后用麻绳包裹几层,绑紧,就这样我们在及膝深的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斜挎着书包去上学了。
二,想念童年冬天的冰凌和冰块
作为出生在中原农村的准80后,儿时回忆的冬天除了白茫茫的大雪外,还有很大的回忆就是化冰时的冰凌。
砖瓦房子高高在上,然后雪水从房顶滴滴答答往下滴,地下积满了水,小脸冻得通红,却丝毫不会减弱想要玩耍的心。
第二天一早起床,哎呀,房顶上是什么?
透透亮亮白白粗粗长长的,像是大白萝卜一样的大冰凌挂在房顶。
这把我和表兄弟姐妹们高兴坏了。
我们就在奶奶家的屋檐底下搬来凳子,拿着长长的竹竿,把冰凌从房顶上捅下来,然后把表面一层吹化,拿着冰凌条当冰棍吃。
到了最后,就拿冰凌条打起雪仗,乱扔一气,地上湿哒哒全是水,我们是高兴坏了,爷爷奶奶却要善后,他们用烧火的柴灰填出一条干的路,不然用布纳出来的棉鞋底儿可是要湿透了。
除了冰凌,还有冬天河面上的冰。
小时候冰还很厚,我们可以直接在河面上溜冰,滚来滚去,当河面冰块化冻很薄不能上去时,我们就在河边拿冰块上来,用圆珠笔笔壳在冰上吹一个洞,然后拿一条麻绳穿过洞挂起来玩。即便冻的手脚通红,腿脚麻木,却十分开心。
三、想念童年冬天外婆家的年夜饭
儿时的年最是有年味。
从小年农历23之前就开始贴锅贴,包包子,置办年货,大概90年92年的时候,那时候我6岁到8岁,对于家里的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年三十晚上在外婆家吃火锅。
因为姨夫在镇政府的食堂当厨师,所以姨夫做的年夜饭总是特别好吃。
年三十晚上,几个在外工作的舅舅都是年三十下午刚到家,年初四初五就又要赶回去各自忙,所以年三十晚上这一餐年夜饭就格外珍贵,格外具有团圆意味。
外婆家的年夜饭很是丰盛,最中心的是酒精炉火锅,周围有凉拌牛肉,凉拌豆腐皮,炸麻叶,油炸花生米,凉拌菠菜,凉拌藕片,还有油炸藕夹,油炸鱼块,油炸茄子,油饼,火锅里就是素菜丸子,丸子是用肉和青菜面粉一起搅拌调味,然后油炸,还有酥肉,莲藕棒等一堆从小年二十三就开始准备的年货。
这些年货一般都是油炸好几筐,北方俗称“下锅”,找一个春节前的日子,肉菜油买齐后,生硬柴大火,一直能炸几个小时,先炸莲藕素菜类,后来炸油饼,最后才能炸鱼块,不然油就会有腥味。油炸类的菜全部做完后,就放在堂屋用报纸盖着挂起来,吃的时候就捡出来放盘子或者瓷碗里蒸来吃,年三十的年夜饭上这些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会悉数拿出来,吃上最丰盛的一餐。
做这么多,也为了客人来家做客时能够吃好喝好。
年夜饭后妈妈和小姨就洗碗洗盘子,舅舅们伯和姨父继续陪外公喝酒聊天,我和哥哥表妹坐在旁边听大人们说话。吃零食嗑瓜子剥橘子,吃着吃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晚上九点多,冷呵呵的,然后父亲带着醉醺醺的酒味骑着一辆28自行车载我们一家四口回家。回家就钻到冷呵呵的被窝睡觉了,等着年初一早晨还要早起。
四、想念童年大年初一早起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讨压岁钱
从放寒假开始我们晚上就会睡到很晚,然而大年初一那天母亲一定要早晨五点多就叫醒我们,说是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如果晚起这一年都会是个懒鬼。
然后我们和哥哥就会一大早被叫醒去和爷爷奶奶磕头。
爷爷奶奶通常还没起床,我们就使劲在门口叫,爷奶,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
爷爷批了棉袄过来给我们开门,爷爷在地上铺了报纸,奶奶也醒了,看到我们很开心,哥哥和我跪在地上磕头,磕3个,说三次:爷奶给你们拜年了!
爷爷奶奶很开心,奶奶一直笑得合不拢嘴,等我们嗑完头,奶奶从枕头底下拿出来2张崭新的10块钱,我和哥哥一人一张,后来经济好了,压岁钱变成20块,50块,100块,200块,然而随着年味越来越淡,我们也没有那么期待过年了。
五、想念童年过年时放鞭炮吃饺子还有跟大人去走亲戚的回忆
小时候总是会放鞭炮,小年二十三放一次,年三十晚饭前放一次,贴春联,大年初一起床吃饺子前放一次,夜里噼里啪啦一通响,都要争一个头柱香,搞到刚过12点就开始噼里啪啦。
小时候是真喜欢吃饺子。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农村的饺子用的大葱,大肉,都是特别天然无添加的,味道也调的好,满满的一大碗饺子,吃完还要喝上一碗饺子汤。
大大的满足感。
过了初七初八走完亲戚,走亲戚最好的就是可以吃到好多好多好吃的。虽然小时候走亲戚很不方便,又是下雪下雨又是一路泥泞,而且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提前通知,骑着自行车走亲戚,带的大多是猪肉檩条,2包白糖,还有一包糖果饼干之类。走亲戚回来还有回礼,这回礼大多是油炸麻叶。
麻叶是二姑家做的好吃,麻叶皮擀的厚实一些,有些是面粉加鸡蛋加糖和芝麻,有些是加盐和芝麻,有甜的咸的,真是好吃的不得了。
小时候最不喜欢走的亲戚就是很远午饭又少的远房亲戚家,最喜欢走的亲戚就是家里有很多好吃吃饭氛围又好的外婆的哥哥舅奶家。
六、怀念童年时太多的美好
童年时冬天的回忆太多美好,有每年只能大年初一才穿的新衣服新裤子,有巧手的大姑和三姑给哥哥和我新做的棉鞋,有很多的压岁钱,还有男孩子玩我也偷偷玩的摔炮,有花戏台(一种米花膏),有很粗很甜的甘蔗,2块钱一包的4个面包——纵使后来吃了很多各种口味的面包,童年5毛钱一个的面包味儿都在记忆深处,永不散去。
现在长大到了广州参加工作,成家立业,看到广州人过年都要逛花市,去了岭南印象园,也看到广州人的童年吃的美食比如鸡仔饼等,虽然这些跟我的童年并无交集,然而我知道这会是女儿童年关于年的珍贵回忆,我想我会好好的守护她的记忆,让这些美好在她的回忆深处,不管何时想起来都能面带微笑,有力量前行。
仅以此文献给我的家人,我勤劳的母亲,帅气的父亲,任劳任怨已经过世几年最爱我我也最爱的奶奶,献给我高大威严作为大家族家长的爷爷,献给在教育事业上贡献一辈子的外公,献给一辈子目不识丁却为家人奉献出最大的爱和善意现在已然老年痴呆接受子女们孝顺的外婆,献给和我相爱相杀一母同胞的哥哥,献给我亲爱的舅舅舅妈们,姑姑姑父们,小姨姨父,表兄弟姐妹们,还有从行动上支持我勇敢做自己的老公,还有我可爱的女儿,帅气的儿子,我爱你们!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