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晨间日记简友广场心理
11月29日,周二,《心经》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11月29日,周二,《心经》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作者: 太阳煜炎_王冠华 | 来源:发表于2022-11-29 00:01 被阅读0次

    2022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初六,星期二,早上7点,准时起床。

    今天我们讨论《心经》之经文第六句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形态、有功用,但是它的形态、功能没有常恒不变的,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色外空(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色后空(物体灭了之后的空),而是“当体即空”。

    世间不论什么事物均是假借因缘而成,本来就是假,就是幻,只是因为人们迷昧真性,以假为实,执色身为我所有,于是起惑造业,违背真心,贪恋物质利益,给人一种虚幻的实在性而已。人生如风中的烛,犹如深秋落叶,不定何时就会熄灭,我们由四大所组成的身体,不过是假缘暂住。究其实,物    质之色先天性地包含着不稳定,包含着“短命”,所以“色不异空”。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四”指地、水、火、风四物,也指坚、温、暖、动四性。“四大”是每个物体自身所固有的物性,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属“地大”,汗、血、津、液属“水大”,体温、暖气属“火大”,呼吸、运动属“风大”。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称为四大皆空。

    所以身由业力所造,业力由妄心所造,人若造业便会感受人生的苦果,以致受身出世而偿还果报的苦恼,今生受过去世的世报,未来世感受现世的苦果。三世之中,轮回流转周而复始,除非修善根而超越,否则不会有了结之时。人有错以为色若灭了便是空,也有人认为人生终归五蕴分离,因而胡作非为为种下恶因。因此,观自在菩萨针对世人而说“色不异空”,点醒人们,一切色相虚幻不实,不可执著;又针对缘觉乘与声闻乘说“空不异色”,也莫执著于空,废色守空。

相关文章

  • 阿弥陀佛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 楚水

    这几天总觉的有点空。非《心经》所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空",乃空虚之若无精神支撑之"空"也...

  • 抄录《心经》语句之一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摘自《心经》 学书作品,20180414。

  • 净慧法师禅解《心经》6---三科法门

    古今的《心经》注解关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有很多解释。 “色不异空”,有的注解认为这是...

  • 2020-08-22

    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 佛法日思——空

    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

  • 色即不空

    「空即不空」 观自在菩萨告诉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几句是「心经...

  • 济群法师唯识哲学

    佛教三毒,贪,嗔,痴烦恼。 心经260多字,其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代表物质存在,我们不能...

  • 济群法师唯识哲学

    佛教三毒,贪,嗔,痴烦恼。 心经260多字,其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代表物质存在,我们不能...

  • 应做如是观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月29日,周二,《心经》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ck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