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逐梦轻飞

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与女人的责任心是分不开的,一个男人的事业有成,与女人的辛苦付出是紧密相连的。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女人,几十年如一日,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默默地付出,使得爸爸退休前一直能安心地工作。
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到1984年5月10日,作为全省少数民族乡之一,我们的回族乡成立了,全乡人民有一种自己当家做主的兴奋!
我更自豪,自那一天起,我的父亲就成了全屯子唯一一个上班的人了。
那时候,我和哥哥上小学,弟弟还没入学,爷爷在我家生活。父亲每天去乡里上班,这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担几乎都落在母亲身上。
每天,母亲总是忙里忙外,但她毫无怨言,从来没有因一件事出现为难情绪。也许,这是因为当初是她的抉择吧。
记得回族乡成立前的一个下午,家里来了好几个人。其中一人就是新成立的乡政府经管站准站长。父亲之前是小队会计,业务出众,他看好父亲,之前就提出让父亲去经管站当会计,这次就是听父亲做最后决定,是去还是放弃。
前奏都说了什么,我记不清楚,我只记得母亲一直态度坚决,她说:“人得往远看,还得上班。”“就是挣得不多。”父亲有些犹豫。“上班有发展,好不容易有这机会,咱哪能不去呢?家里这活没事,我身体好!” “嫂子真是有远见,但你这一大家子人,你可要挨累了!”那个准站长笑着对母亲说。“我身体好,从来不感冒。”母亲憨笑着。
春种秋收正是农村最忙碌的时候,家里基本就是母亲和爷爷干农活,父亲有时候刚到地里,就被找回去上班。最累的时候就是扒玉米,6个人的地基本都是母亲和爷爷完成。爷爷扒玉米比较沉稳,扒一下东看一眼,再扒一下西看一眼。母亲恨活计,起早贪黑,有时候扒玉米累得手脖子都肿了,但母亲却一直坚持着。
等我们长大了,就出去上学,再就上班,种地收地仍然落在母亲身上。父亲退休后,和母亲一起种地,忙碌家里大小事务,母亲相对轻松一些。
近几年,父亲身体不是特别好,父亲也不想让母亲太辛苦,所以把地租了出去。但像种园子,或其他家务,母亲都抢着干,生怕父亲累着。
前几天和父亲聊天,父亲还说:“得回我去乡里上班,要不然就靠种地,咱家6口人得老穷了!”
“可不是咋的!退休咱有工资!”我一边点头,一边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得意,她分明在说:“多亏了我当初的决定!”
看着母亲,我笑了,心底又一次肃然起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