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为尊严而战》(165)

作者: 卢敬一 | 来源:发表于2024-03-20 08:31 被阅读0次

      1920年3月,俄共远东局派遣一个代表团前往中国,列宁向代表团下达3项任务:一、同中国社会主义团体联系,组织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及青年团;二、指导中国工人运动,成立各种工会;三、物色一些中国的进步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选择一些进步分子到俄国游历。代表团负责人叫维经斯基,秘书马迈耶夫,翻译杨明斋。维经斯基,中等身材,体格强健,目光深邃;学问渊博,温文尔雅,一口英语虽不纯正却相当流利;具有地下工作经验,经过严峻的生死考验。杨明斋是中国山东人。4月,代表团来到中国北京,住在王府井大街附近的外国公寓。他们带着苏俄《生活报》记者证。

      杨明斋走出外国公寓,融入黄皮肤、黑眼睛的人群中。他来到北京大学,采访北京大学俄语教员波列伏依。他说:“苏俄《生活报》记者要报道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

      波列伏依伸出左手大拇指,说:“李大钊。”又伸出右手大拇指说:“陈独秀。”他向杨明斋介绍北京大学,介绍《新青年》,介绍五四运动,介绍北李南陈。

      根据波列伏依的介绍,维经斯基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室,和李大钊会谈。李大钊说:“维经斯基先生,你要了解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不可不去上海访问陈独秀先生,他是《新青年》杂志的创刊人、主编。”

      维经斯基说:“李先生,我也早已听说陈独秀先生的大名,不知能否代为介绍?”

      “行,行。我写封信给他,你带在身边。他看了信,就会愿意接受你的采访。”李大钊说。

      陈独秀与李大钊分别后,到达上海,住在环龙路渔阳里2号。冷落的渔阳里热闹了起来,时常有人拜访陈独秀。很快,陈独秀和戴季陶、李汉俊、李达等人组织了一个同仁团体——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一天,春雨潇潇,两辆黄包车拐入环龙路,停在渔阳里弄口。维经斯基和杨明斋下车。杨明斋打开雨伞,维经斯基压低雨衣的帽子。两人来到渔阳里2号,陈独秀面对陌生人,脸上不悦。杨明斋掏出李大钊的信,陈独秀一见那熟悉的笔迹,马上热情起来,连声说:“请,请进。”

      楼下客厅里,杨明斋翻译,维经斯基用俄语介绍十月革命的俄国,陈独秀用汉语介绍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初次会晤,客客气气。

      维经斯基一次一次来访,陈独秀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越谈越深,会谈由楼下客厅转到楼上,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向共产主义小组转变。

相关文章

  • 为尊严而战!

    今天一早,和几位领导人沟通,真是感慨万千…… 这些年,我们经历了内心的梦与现实不断碰撞的磨砺,没有人一帆风顺,更多...

  • 2017-08-07

    战争双方都执着于自己盲目的信念,为荣誉和尊严而战!

  • 奋战初流

    伴随着嘹亮的口号声“为生存而战,为尊严而战,为使命而战”,我们迎来了X37初流的日子,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都憋足了...

  • 陈尚忠:业绩就是尊严 工作代表荣誉 20160405

    业绩就是尊严,工作代表荣誉! 新的一周做好本职工作守护自己的荣誉,做好业绩为尊严而战!加油!

  • 为了尊严而战

    每年的暑假都是令人提心吊胆的日子,即使玩也不能尽兴,因为暑假之后的任课老师分布会有让你挥洒热泪,暴跳如雷,...

  • 内心没有尊严换不来真爱情

    今天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人没有尊严的活着还不如去死"。听着道理很明白,多少人为了尊严而战,为尊严而死,应该是崇高...

  • 为中华民族尊严而战

    尊严是什么?她不是一种轻飘飘的感受,更不是一种帝王的享受。中华民族尊严是要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真的...

  • 为正义而战,才是律师的尊严!

    四个案件庭审结束,总算松一口气... 搭档说,如果每个案件都这么研究,人肯定会累死的...的确如此,庭审刚结束就感...

  • 为尊严而活

    ――评电影《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这部电影,说到底就是讲了一群憨皮的故事。我不懂电影里的方言,我猜憨皮就是傻B的...

  • 为尊严而活

    昨天去了一趟社区,见了一些以前很少见的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种不快总想要写点什么记录下来。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会谈――《为尊严而战》(16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cx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