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塔克曼模型,为我们展示了在惯常经验下,一支团队从组建到解散会经历的旅程。从Forming,Storming,Norming到Performing,这是一个易于理解的模型。由于我们多数时间都挣扎于日常琐碎繁杂的团队活动,所以很容易对模型中揭示的第四个阶段Performing充满期待。那理应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模型或者框架这类本意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却因为极度抽象的展示,会让我们不经意间简化了对真实世界的理解。比如在这里,它就会以静态呈现上的缺陷,给我们某种暗示——团队的旅程会是线性的,以及终究在交付能力和质量上进入一种稳态。
但事实是,这是概率极低的事件。不是不可能,但我们恐怕要接受在敏捷中,交付或者团队在更大比例上处在一种暂态当中。即便团队被公认进入Performing阶段,我们仍然要应对以更主动的态度——谨慎的质疑。
这是因为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即便处于动态的Storming阶段,如果我们有勇气和持续改进的心,一切都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持续一段时间的稳定的表现和输出,则是容易迷惑我们的假象。习以为常,懈怠,往往会掩藏接踵而至的僵化和对改变的排斥。太熟悉眼下的顺风顺水,谁会愿意自寻烦恼呢?
我不是建议要做悲观主义者(事实上这对天性乐观派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确实要对身边发生的蛛丝马迹保持敏感。客户高层变动,团队心态走向,甚至只是一个即将到来的假期计划,都可能对团队整体产生莫名其妙的影响。风险管理的方法呼之欲出。后知后觉会导致被动,只是源于我们对于稳态一时的相信。
出于很多动因,我们可以尝试养成警惕僵化的习惯。交付的效率,质量,客户的满意度,都是可以考量的方面。或者参考在《度量》里面提到的四个关键指标。对它们的关注和思考,必然会连接到日常每一项细致入微的团队活动。我们从它们开始,揭去繁荣景象的表面对我们的蒙蔽。
另外一个反思的可能,则可能来自于更大范畴内环境(不止于团队和客户的语境)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比如这次新冠疫情对远程工作方式的极致推进,对于我们的开发和协作方式,恐怕势必带来更大的变革。这是跳脱出我们的日常,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开发方法和沟通渠道。
在失去了面对面的天然优势之后,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更加高效的交付质量,同时不失去彼此的信任和联结呢?抑或后者不再是前者的必要条件?
回顾敏捷的工程实践,哪些恐怕不得不进一步强化推向极致,比如自动化测试和持续集成?哪些则需要一些折中的改变,比如结对编程?以及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更主动地依据通常惯例和项目实际,来做好准备的变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