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对生命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动力,而不是什么不能驱动的“次级合理化”。这种生命的意义是独特的,因为只是并且只能是由特定的某个人来完成。也只有这样,他才满足了自己追求意义的独特愿望。
2.意义疗法把人看成这样一种存在:他主要的担忧是实现某种意义,而不仅仅是满足欲望和本能的需求,或者是调和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欲望的冲突抑或适应社会和环境。
3.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叔本华的话了: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事实上,对于精神病学家来说,厌倦所带来的问题要比焦虑要带来的多。
4.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5692a7e5bb16dce0.jpg)
5.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
6.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7.尽情享受你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地行事与生活。
8.我们说人要担负起责任,要实现生命的潜在意义,是想强调生命的真正意义要在世界当中而不是内心去发现,因为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我将这种构成特点表述为“人类存在之自我超越”。它表明了一个事实: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总是指向某种事物或某人(他自己以外的某人)——不论是作为有待实现的意义还是需要面对的他人。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5050714bdf0a09ce.jpg)
9.所谓自我实现,绝不是指某种可以实现的目标,因为人越是追求这个目标,越是容易失去它。换句话说,自我实现可能是自我超越唯一的副产品。
10.至此,我们已经说明生命的意义总是在变化,但作为意义永远不会消失。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⑴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⑵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⑶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11.爱是直达另一个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通过爱,你才能看到所爱的人的本质特性,甚至能够看到他潜在的东西即他应当实现而尚未实现的东西是什么。只有通过爱,才能使你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通过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所能和应为,他就会实现自己的潜能。
12.即使在遭遇痛苦时,人们也有可能找到意义——假如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ace1785118be678e.jpg)
13.人需要做的,不是像某些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教导的那样去忍受生命的无意义,而是忍受自己不能以合理的方式去把握生命之无限意义。意义比逻辑要深刻得多。
14.通常,人们只想到短暂性本身,而不去想它之前有过的丰富果实,他曾经历的快乐和痛苦,曾经做过的许多事情。那一切都不会被否定,也不会被忘却。我应该说,“曾经存在”是最为确定的一种存在。
15.他为什么要嫉妒年轻人呢?嫉妒年轻人所拥有的可能性和潜在的远大前程吗?“不,谢谢你”,他会这么想,“我拥有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而是现实性,我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地承受过痛苦。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视的,尽管它们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
16.害怕脸红的人走进大厅、面对众人手时,实际上更容易脸红。我们可以将“愿望是思想之父”的说法修改为:“恐惧本身是引起恐惧的事实之父”。
![](https://img.haomeiwen.com/i8733570/9b1d2c0f63e4f63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