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情况:
同一款闹钟,A商店卖100元,B商店卖60元,很多人会选择花10分钟的时间,从A商店到B商店去购买闹钟,来节省这40元。同一款名表,C商店卖6600元,D商店卖6550元,同样10分钟的路程,而且可以省50元,但很多人仍然会在C商店购买名表。
这种情况很常见,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要能看到其中的一个概念,比例偏见。
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
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那么,商家是如何运用比例偏见的?
场景1:
精明的商家懂得,与「买1000元的锅,送50元的勺子」相比,「买1000元的锅,加1元换购50元的勺子」更容易打动消费者。
因为顾客会从觉得「买这么贵的锅,送这么便宜的勺子」,转换为「只花1元,就能得到这么贵的勺子」。这其实都是相对的:前面拿1000元的锅,和50元的勺子对比,显得勺子便宜;后面拿1元和50元对比,就显得勺子有价值,也就觉得特别划算了。
场景2:
200元的4G内存条,顾客单独购买的可能性很小,附加在电脑上,4G内存的电脑4800元,8G内存的电脑5000元,电脑性能提升一倍,只需要多加200元,消费者会觉得特别的划算。
图片来源:得到APP(侵删)小结:运用方法
第一,促销时,价格低的商品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感到更多的优惠感;而价格高的商品,可以用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优惠。
第二,用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这样会产生很划算的感觉。
第三,把廉价的配置品,搭配在一个非常贵的东西上面一起卖,那相对于单独卖这个廉价商品,会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到价值感。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参考资料丨《刘润5分钟商学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