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想法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作者: 爱上学习爱上数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09:14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看阿图葛文德医生写的一本关于衰老与死亡常识的一本书《最好的告别》。让我再一次思考生与死的命题。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的过程,又该如何面对生命的结束。

    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车夫,是富有还是贫贱,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

    人生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恐惧、沮丧、忧伤是人之常情,再坚强、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高傲,从容起来。

    李开复曾经在他的《向死而生》中就说到:当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接受各种医疗器械的检测的时候,曾经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应变自如的自己却变得毫无力量感。曾经一度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但当面对疾病的突然袭击,发现自己力量的渺小,于是开始敬畏生命。

    现世的花红柳绿、死亡过程的挣扎和抗拒对于来时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临时不可避免的纠结。但是无论怎样纠结,我们还是要迈过那一道门槛,去远方遨游。

    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我们每个人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也是每个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的终结。

    在打开书之前,自己就先思考了几个问题

    1、当人衰老时或者面对疾病时该怎么办?

    2、当最后的告别到来时,我们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x_{3}^2

    带着这几个疑问,我打开了书,去寻找内心需要的答案。

    1、当人衰老时或者面对疾病时我们该怎么办?

    过去,能够活到老年的人并不多见,但是今天,科技、医疗的进步让高龄不再具有稀缺价值。然而,不管我们的寿命如何延续,“老”就像日落一样无可避免。

    既然无可避免,那我们就向鲁迅先生说的学习:让我们直面惨淡的人生吧。当真正的恶化情况来临时,过多的医疗干预、插管子只会增加病人的痛苦、焦虑和不安。就算能够治好,也就延续几个月的生命周期。我们根本是在缩短、恶化余下的时间。而我们本可以在家安详地享受最后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才有的悲剧,而且还在不断地在上演。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时,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还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里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

    这些医疗和医学仪器除了增加我们的痛苦、焦虑还有花费大量的金钱时,我们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选项:放弃治疗,安然的面对一切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跟踪了医疗保险的4493为末期癌症患者和末期充血性心脏病患者。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患者、前列腺癌患者和直肠癌患者选择参加善终服务与否,在存活时间上没有差异。奇怪的是,对于有些病人,善终服务似乎还延长了存活时间。胰腺癌患者平均多活3周,肺癌患者6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则是3个月。

    其中的教训几乎具有禅意: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才能活得更长

    2、当最后的告别到来时,我们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即将发生的事情,在最后告别来临之际,我们可以选择再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自己的亲人、朋友聊聊我们的一生。能够对自己说:回顾这一生,没有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悔恨。我这一生,已经活得了很充分了,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与相爱的人去了想去的地方。

    读完《最好的告别》体会着哪些身患重症的患者最后度过的时光,或痛苦、焦虑或放弃治疗,愉快的与家人度过人生的最后一分一秒。自己也为这些患者祈祷,祈祷奇迹可以发生在他们身上。但依然知道,现实没有多少奇迹可以让我们期待。

    蓦然回首,深呼一口气,回顾自身,我还年轻,健康。这是我最大的财富,也没有说余生只剩几周或几个月。但是更懂得珍惜时光,每天像人生最后一天去度过,充实而又幸福。

    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地上好课;在生活中,保持健康的作息和健康的身体,努力照顾好家人和孩子——这应该成为我一生的努力方向。

    死生有度,生命无常,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自:一位坚持每日一练的费费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pp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