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卡尼曼,诺奖获得者,心理学家。
了解你的系统1和系统2
主要介绍系统1和系统2,解释大脑是怎么运作的,讲述系统1和系统2之间的协作,以及4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指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理性的人。而理性实际上就是勤奋。
什么是系统 1?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的、而且非常快,不怎么费脑力,完全处于一个自主控制的状态。例如,看到朋友的面部表情,就知道他的心情。两个物体的远近关系。
什么是系统2?
系统2是处理需要注意力集中,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例如,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
“看不见的大猩猩”例子。让一群人去看一个短片,短片的内容是:两个球队在比赛,需要观众去计算出来其中一个球队的传球次数。在短片播到一半时,球场上有一个女人穿着大猩猩的服装走过去,这个过程是9秒。结果是因为注意力集中,人们没注意到穿着大猩猩服装的女人。
系统1和系统2之间的协作?
1)系统1遇到简单的事情。系统1会给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感觉这些东西。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就会把印象、直觉,转变成一个信念。
2)系统1 遇到阻碍时,比如17*24的运算。系统1会寻求系统2支持,系统2被激活,系统2会给出一个更详细、更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3)遇到违背常识的事情,系统2被激活。比如鸡有四条腿。
4)系统2监督和控制自身行为。例如,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盯着残疾人看。
认知放松和认知紧张。
认知放松。如果说一个信息你看上有熟悉感,你会更容易相信,你就会认知比较放松。因此,如果你要成为那种别人眼睛里面很值得信赖的人,就不要说太复杂的话,要学会言简意赅,不要让对方处于一个认知紧张的状态。
一句话只要押韵,就会变成金句变成真理。以前看《职来职往》,杨石头老师总会说一些押韵的原创诗句,印象非常深刻,给我留下来好感。
系统1工作强烈依赖-联想激活。
本书的重点探讨系统1的运作过程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认知上的偏差。
启动效应。香蕉和呕吐,看到这两个词会自然联想到两者是否有因果关系,是不是因为吃了香蕉导致的呕吐。听到“天”这个字时候,会想到晴天、天空、太阳等。科学家把这个现象叫作启动效应。启动效应甚至会影响到你的行动和情感。
总结起来,系统1工作的一个核心叫做联想,通过联想记忆,对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去做一个连贯的解释,我们也了解到了启动效应。
常见的认知偏差。
1)替代效应。你对丹顶鹤的喜欢程度会类比你愿意掏多少钱;你要不要投票给小红,你会把它转化成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就是我喜不喜欢小红,但你喜不喜欢她,跟你要不要投她票之间,其实因果关系不是直接成立的。
2)可得性效应。当我问你说坐飞机安不安全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想起来之前刚刚被报道的一个新闻事件,说一个飞机坠毁了,死了多少人,你就会给我回答说坐飞机不安全。
所以这就是可得性启发,就是咱们在作出判断的时候,很容易把最近发生的事、当下的情景、最容易想起来的事,作为我们判断的一个依据,但实际上这样的判断未必是理性的。
3)光环效应。比如我们碰到一个人觉得她漂亮单谈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就会对她印象特别好。
4)眼见即为实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