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10 君子之于天下也章

4-10 君子之于天下也章

作者: Lightfeng | 来源:发表于2019-11-29 19:19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论语集注》

適,丁歷反。比,必二反。○適,專主也。春秋傳曰「吾誰適從」是也。莫,不肯也。比,從也。○謝氏曰:「適,可也。莫,不可也。無可無不可,苟無道以主之,不幾於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學,所以自謂心無所住而能應變,而卒得罪於聖人也。聖人之學不然,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然則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论语或问》

文矩问“君子之于天下也”一章。曰:“义是吾心所处之宜者。见事合恁地处,则随而应之,更无所执也。”

“义之与比”,非是我去与义相亲,义自是与比

敬之问:“‘义之与比’,是我这里所主者在义。”曰:“自不消添语言,只是无适无莫,看义理合如何。‘处物为义’,只看义理合如何区处他。义当富贵便富贵,义当贫贱便贫贱,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只看义理合如何。

《论语新解》

无适也:适字有两解。一专主义,读丁历反。如云吾谁适从。又说:适通敌,无适,即无所敌反义。

无莫也:莫字亦有两解。一、不肯义,与专主对。既无专主,亦无不肯,犹云无可无不可。一、通慕,爱慕义,与敌反义对。既无敌反,亦无亲慕,犹云无所厚薄。

义之与比:比字亦可有两解。一从也,一亲也。

本章君子之于天下,天下二字,可指人言,亦可指事言。若从适莫比三字之第一解,则指事为允。若从适奠比三字之第二解,则指人为允。两解俱可通,义蕴亦相近。然就义之与比一语,则以指事说之为宜。孟子称禹、稷、颜回同道。今日仕则过门不入,明日隐则箪瓢陋巷,无可无不可,即义之与比。本篇重言仁。前两章言道,即仁之道。此章又特言义,仁偏在宅心,义偏在应务。仁似近内,义似近外。此后孟子常以仁义连说,实深得孔子仁礼兼言仁知兼言之微旨。

先生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没有一定专主的,也没有一定反对的,只求合于义便从。”

《论语注疏》

[疏]“子曰”至“与比”。

正义曰:此章贵义也。适,厚也。莫,薄也。比,亲也。言君子於天下之人,无择於富厚与穷薄者,但有义者则与相亲也。

孔德

于2018年12月15日

若兰居

目录

上一章 4-9 士志于道章

下一章 4-11 君子怀德章

相关文章

  • 4-10 君子之于天下也章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论语集注》 適,丁歷反。比,必二反。○適,專主也。春秋傳曰...

  • 每天读论语-76

    读论语-76 原文(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君子对于天下的事,...

  • 《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五十四天

    《论语.里仁篇》第十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解析: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人,...

  • 《论语》里仁篇10/26

    2021.10.21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 里仁第四10(无适无莫)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章旨】: 本章是孔子说明君子做事切勿固执。 【注...

  • 君子之于天下

    文|蓝熵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

  • 论语学习君子之于天下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者,厚也,亲也。 莫者,薄也,漠然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

  • 论语·里仁篇4-9.10.11.12.13.14

    4.9[传统为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之与比③。”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

  • 赖辉东《论语史鉴》4.10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

    第10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天下:汉文化圈对宇宙的专有概念。字义上的意思...

  • 义与之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10 君子之于天下也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vn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