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第十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解析: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人,无所谓亲疏。他没有说一定要跟谁亲近,也没有一定要跟谁疏远,他对人对事只用道义作为标准。”
这一章还有人有另外的一种解读方法是: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两种解释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指向上却有着不同,相比之下,后者显得会狭义一些。
可是究竟哪个解释才是正确的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发现“适莫”这两个字的解释是关键。
“适”,我们平时都念(shì),有“适合/恰当/舒服”的意思,可是这个字经清朝大儒俞曲园先生所考证“适莫”二字是代表“亲疏”之义。
在《后汉书·李燮传》中有这样一段:“时 潁川 荀爽 、 贾彪 ,虽俱知名而不相能, 燮 并交二子,情无适莫,世称其平正。”《三国志·吴志·顾雍传》也有:“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六年》引用此文, 胡三省注曰:“适,音的。心之所主为适,心之所否为莫。” 元 、元明善 《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仁视群品,无间亲疏,义使英材,无比适莫。”
上面的几段话里,“适莫”都是代表着形容关系的亲疏。了解完这些,基本上可以确认,“君子对于天下人,无所谓亲疏。他没有说一定要跟谁亲近,也没有一定要跟谁疏远,他对人对事只用道义作为标准”这个解释是更符合原文的。
有人因为这句话质疑孔子,如果君子于天下人无所谓亲疏,那人们天生的会对自己的父母血亲比对他人亲近又该如何解释呢?
我思索了一下不禁失笑,难道从道义上来讲人不应该对自己的父母血亲亲近一些吗?如果对自己的父母血亲都不亲近这样的人还有道义可言吗?能这样问问题的人,就是一种杠精的思维。
我们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每个人首先是一个家庭成员,之后才会是一个社会成员。孔子的这句话其实是在说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时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态度。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在遇到的每一个人之前,我们都不会知道这个人是值得我们亲近的还是我们应该要疏远的,彼此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会有一定的定论。
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一样,与人结交的方式和目的也都各不相同。
生活中,有些人会以貌取人,有些人会以才取人,有些人会以权位取人,有些人则会以财富取人,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地域年龄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影响着人们对待社会关系的态度,这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状态。
因为这种标签化效应带来的方便和归属感,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仿佛很难不受其影响,很多人会不自觉的去做区别对待,所以中国人自古都有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说法。毫无疑问这种区别对待自然会产生态度上亲疏之分。
我们对人如果有了态度上的亲疏,必然会在思想言行上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比如说,同样的是一件新鲜事物,如果一个你很信任的人向你介绍,就算你不懂你也会愿意听,即使你不感兴趣,出于面子你也会耐心听完。可是一个并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的人与聊,如果你不懂,你就会第一时间产生怀疑,如果你不感兴趣,你就会想办法赶紧结束谈话,不会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
又比如,同样的是给你造成了一些麻烦,一个是你亲近的人,一个是没有什么交集的人或者是陌生人,你是不是对待与你亲近的人会有更大的包容心,更容易原谅对方一些呢?
假如我们处理问题时的态度都是建立亲疏基础上,就很容易感性影响理性,造成处理的方式出现偏颇,因此也就不会非常的公正。
孔子的这句话,或许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亲疏有别带来的弊端。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太多的人都失了公正之心,为了争夺利益,甚至很多国君都亲奸远贤,以致于社会秩序混乱。
因为亲疏有别,亲近的关系更容易获得机会,即使这个人没有有能力,没有品德。相反一些有识之士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关系,哪怕才华横溢也只能报效无门。
孔子周游列国除了是因为政治避难,也为了宣扬礼教,同时为自己和自己的弟子争取机会,也就是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什么样的人才会愿意给予人机会呢?应该是那种不计较人的出身,与自己的关系远近,只看重才华和道德,愿意行仁义之事,能够给予真正的贤者信任和支持的人。这种人就是孔子常说的“君子”。
“君子”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化人格。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或许,孔子一生都希望能够遇到一位有君子之风的君主,能接纳自己的意见,推行礼教,推行仁义。
或许,这段话就是孔子在看到了太多因为亲疏关系造成的不公平发出的一种感叹!
君子不分适莫,可这世间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做到不分适莫呢?
“之乎者也”里既有孔子美好的愿望,也隐藏着孔子一生的遗憾,哪怕千百年后读来也仍是那么的伤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