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读书计划
《目送》第十节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第十节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作者: Jean_zz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06:48 被阅读17次

今天,是一个灰色阴郁的天气,像徐渭的画,像纳兰容若的词,像海子的诗: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惫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一滴不剩

卡尔·孟宁格(Carl Menninger)曾说:

我们的生命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化解世界上的不幸。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提供这么做的机会。有时很花力气,有时却轻而易举,有时是在葬礼时用大衣拥着自己的亲属!但是很多人却因怠惰、害怕或自私而裹足不前。

我们通过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的描述,一起去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阅读第318页到348页,也就是书的末尾。思考:

1、看望久卧病床的老人,你怎么面对你的百感交集?

2、你都经历过哪些生离死别?

《目送》一书的领读接近了尾声,最后的八篇散文篇篇都是煎熬。龙应台每天给妈妈打去的电话问询,声声都是对生与死的拷问,接近终点的生命都是以“天”为单位的计数,每一声关切的问候中都带着一种心悸。

“你今天还好吗?”明明知道不会太好,还是要天天问。

龙应台很小就会背:“天高地远,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她学贯中西,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熟稔于胸。

她会不懂得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只能越来越糟?她当然懂。那份关切源自一个字——“爱”。她手机二十四小时不离左右,教父亲背着古诗学走路。

龙应台用棉棒蘸着水,擦拭父亲糊在眼睛上面的眼屎,这双眼睛曾经毫不迟疑地告诉她:父亲的爱,没有条件,没有尽头。

她喂他吃饭,摘一朵鲜艳的花放在他盖腿的毯子上,就在这个时候,她发现,稀黄流质的排泄物,已经从他的裤管流出。

为他擦拭身体,看到他皱皱巴巴的身体,只有皮,没有肉。全身的肉,都干了。

跟他轻声告别时,他哭泣得像个孩子。她觉得他的心里有种恐惧,但是没有语言可以安慰他或者支持他。

他的嘴不能言语,眼睛不能传神,手不能动,心跳越来越微弱,他已经失去了所有能够和家人感应的密码,但是她肯定:他心中不舍,他心中留恋,他想触摸、想拥抱、想流泪、想爱……

他只能想了,什么都不能做了。

那一刻还是来了,尽管看他受尽折磨,生不如死,那一刻来临的时候,她还是不能接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先生悼亡妻子的这首词,每次读来都热泪潸潸。陈师道说这首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那年,东坡年方十九岁,王弗年方十六岁,一个年少,一个花季,二人心心相知,情深恩爱。王弗二十七岁撒手尘寰,算算那年东坡也就是三十岁的年纪,中年丧妻,也是他人生的大悲痛。

他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志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这样说是不是能减少些丧妻之痛?他安慰着自己:她是回家了,她没有离开,只是早他一步回家去了。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途经密州,正月二十日夜里梦中,又见那小轩窗下正梳妆的人,相见无言,惟有泪千行。

还有巴金先生的悼亡之作《怀念肖珊》和《再忆肖珊》:

“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境。我应当振作起来,哪怕是最后的一次。骨灰盒还放在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

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我的最终目标——死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作肥料。”

谁的生命里没有这样一场淋漓不尽的,一直在下的一场雨啊。谁的离别读来不是锥心般的痛彻啊。

龙应台在父亲最后的那些日子里思绪万千,内心在做最后的挣扎:“最后的时刻了吗?是分手的时刻了吗?老天,你为什么没教过我这生死的一课?你什么都教了我,却竟然掠过这最基本、最重大的一课?

……

还是走了,无法留下他,只能眼睁睁看他远离。

她怔怔地想:“人,怎么会不见了呢?你就是到北极、非洲沙漠、美洲丛林、到人迹罕见的冰山、到天涯海角、你总有个去处啊。

这满大街都是人啊,但是,但是他在哪里?告诉我,他去了哪里了?怎么可以……什么讯息都没有的消失了呢?”

龙应台说:“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我们心中,有万分不舍:

那为你挡风遮雨的人啊,自己是离乱时代的孤儿,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女儿的感恩、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们只好相信:

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人?这个关山不仅是一座不可跨越的海峡,还有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时间的“关山”。

睡前,龙应台关了手机。

悟:

谁的生命里没有这样一场淋漓不尽的,一直在下的一场雨啊。谁的离别读来不是锥心般的痛彻啊。

相关文章

  • 「目送」人生课

    前言: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 《目送》—— 台湾当代...

  • 成长是一场孤独的旅途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龙应台 ...

  • 【0619读书感悟】3276-Echo

    书籍:《目送》 作者:龙应台 金句: 001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 分手后,前任为你做过最暖心的事是什么?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目送》 01 今天看了柳岩参加的...

  • 一个人

    龙应台在《目送》中曾写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道理,当年林徽...

  • 有些爱,不必追,一切不过是“目送”

    龙应台《目送》的扉页上写着: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 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一个人...

  • 上大学后,你应该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了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那么,你是何时开始一...

  •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人生路上关键的往...

  • 《目送》:人间百态,尽收眼底。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句话是我在《目送》中感会最深的,它告诉我...

  • 《目送》第十节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今天,是一个灰色阴郁的天气,像徐渭的画,像纳兰容若的词,像海子的诗: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送》第十节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vq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