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弱点,被写进我们的基因中,而这些弱点才是真正,让我们赖以生存,繁衍生息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比如自私,怀疑,嫉妒,恐惧,逐利,虚伪,贪婪……如果没有这些弱点,我们可能并不会成为地球的主宰。而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洞悉它们,加以克制,把它们约束在灵魂深处。避免被它们把我们裹挟,沦陷,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和幸福。
洞悉它们,其实就是洞悉自己。
孔子说,克己复礼;君子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
这种种,都是让我们自省自纠,自察自修。
认识黑暗,才能逃离黑暗幸福的本质
人类的幸福有两大劲敌,那就是痛苦和无聊。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即使我们侥幸摆脱了其中之一,也会马上接近另一个。
也就是说我们内心的状态,一直在左右摇摆。像一个钟摆,始终在两者之间徘徊。
当你得到所需所求的时候,就会有短暂的满足和幸福,接着很快靠近无聊中,然后因为无聊,会产生下一个欲望,这个欲望没有被满足,因而又开始陷入痛苦。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精疲力竭,让欲望吞噬;或者幡然醒悟,开始克制欲望,追求平淡的幸福。
因为,求之而不得,乃人生常态。
人生幸福与否并不是完全取决于所遭遇的事情本身是好还是坏,而是取决于我们对这些遭遇的感受。
所以,幸福的本质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明白了什么?你放下了什么?
煮雪烹茶,亦是幸福欲望与现实
我们认识了弱点,想要摒弃弱点,但仍然并不容易。
所以,人到中年,人生已然过半,便开始日渐清醒睿智,学会了平衡自我。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现实。
学会正视不合理的欲望,学会取舍,学会以理化情,给自己退让的空间。
学会不执着于自我,学会无欲则刚,学会淡然处之,学会,无为而无不为。
学会,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
学会了,临事静对猛虎,事了闲看落花。
梅花香自苦寒来借力使力
如果成功有诀窍的话,”亨利·福特说,“这个诀窍就在于洞悉他人的立场,并能够同时兼顾自己和他人的立场。”
这句话精辟至极,因此我想在此重复引用。
这个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明白,但是百分之九十的人却将它置于脑后。
遇事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对方的利益放在后面,更有甚者,自己吃肉也不让别人喝汤。这样的人,终究是只能单打独斗,龋龋独行。
汉高祖刘邦,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饱受争议。
史书,戏剧,诗歌,甚至是民间话本中,都是混混,无赖,小人得志的负面形象。
他又是如何赢得了大汉天下,打败霸王项羽,成为开国太祖,最后流芳千古的呢?
其结论是因为懂得让利,懂得任用贤才,
笼络手段极为高明。
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对人性的精准拿捏。
善于根据情势揣摸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对有用的人宽容仁慈、有大量。遇事冷静,喜用智取,不斗力。这才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逆天改命。
这世界从不缺少贪婪成性、自私自利之人。能够站在他人角度考虑、真诚地帮助他人的人却少之又少。因此后者必将卓然于众,无可匹敌。
请记得:“说服别人的首要途径,是引发对方的强烈欲求。能者纵横四海,庸者龋龋独行。”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