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第一方面:从楚怀王的灭亡史浅析《离骚》,探索香草美人背后,一代风骚人物屈原的高洁情怀。
我们首先了解了屈原的生活、创作背景,结合楚国灭亡史一起分析了屈原传世之作《离骚》的主要内容,及其写作基调。探索香草、美人骚体文学,熏陶一代风骚人物高洁情操。
A2、第二方面:从经典四篇章,了解屈原继承者的文风,揭示爱国忠臣报国无门的困境。
通过解析屈原学生宋玉,以及西汉著名诗人王褒、刘向、王逸的作品,感受楚辞文化在西汉时期的热度。
从几位大家的遣词造句中体会“骚体”魅力,揭露东汉时期知识分子对屈原的崇敬之态,同时也展现爱国忠臣报国无门的困境。
A3、第三方面:追溯中国两大文学体裁先河,赏析楚辞宏大意境,探讨楚辞深远影响。
从《楚辞·远游》、《橘颂》两篇作品追寻“仙游诗”、“咏物诗”两大文学体裁先河,赏析楚辞宏大意境,以司马相如、曹丕、蒲松龄为例,探讨其深远影响。
《楚辞》对后世文学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屈原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西汉大家贾谊称:“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意思是屈原要是用自己的才能去为别的国家效力,一定会被重用,就不至于落得这样的下场了。
S、《楚辞》,是由西汉末年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刘向,将屈原、宋玉、景差、东方朔等人作品统编的诗歌集,其中主要作品来自于屈原,其它作品是因为都是效仿屈原的文体而一起被录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