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途总是遥远的,我不喜欢带太多的东西,轻装出行连衣服也只准备少少的几件,穿完了也就意味着我应该走了。
少年对于家乡对于亲人有着厚厚的滤镜,回忆的总是我童年美好的时光。关于那些不太美好的回忆我通通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经历。
在我没有出去工作的时候,甚至是我刚出去工作的两年我对一生的计划是到了年龄回家结婚,听从父母的安排,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如果嫁进县城的姑姑可以给我介绍一个县城的对象那就更好了,说出去更体面。
25岁以前的少女朴实单纯,对于生活的苦难并没有经历太多。即使家里总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不断,可是一年里见面的时间并不太长呀!无法理解所以我学会了逃避。
25岁之后我见了更多的人,看见了更大的世界,我很多观念也在一点点改变。原来有人是不一样的,有人不会因为鸡毛蒜皮而吵架,大家和和气气的也可以过的很好。并不会总在炒一顿冷饭来回内耗。
如果不喜欢做饭,可以出去外面吃饭。不喜欢洗衣服直接全自动洗衣机就好,甚至有烘干功能的也不用纠结谁去晾起来,直接穿回身上都可以。不喜欢打扫卫生还有扫地机器人要求更高一点可以雇佣保洁阿姨打扫几个小时。
我们原来可以不因为这些吵架生气,剩余的时间我们可以一起出去逛逛,或者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想说话的时候讨论下电视内容,说说八卦都可以。
从那个时候我不再愿意回来,刚开始会有负罪感,内疚为什么我想放弃生我养我的故乡。后来在一年年的相处里我明白了,我过得更好才有余力去爱别人帮助别人,而如果我陷入泥沼只能步入相同的结局。
如果是那样,我会一遍遍大声的咒骂所有经过我身边的人,仿佛他们都是我苦难的元凶。神经质的说话带刺,关心别人也用尖利的语言。家里老人偷摸送给女儿东西即使我吃不到用不到也要指桑骂槐很多次。
如果我过得很好我看待世界的眼光都是柔和的,以上这些便通通不会发生。
所以我不再愧疚自己离开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