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逻辑严密的侦探推理电影,也喜欢讲述人间值得的情感电影,这部电影同时满足了这两个要求。
《祈祷落幕时》改编自东野圭吾笔下的“加贺恭一郎系列”之完结篇《祈祷落幕时》,阿部宽、松岛菜菜子等实力派演员联袂主演,讲述东野圭吾笔下最出名的角色“加贺恭一郎”侦破连环杀人案并最终揭开自己身世的故事,讲述了女导演浅居博美与其父亲充满爱却也充满罪孽的故事。
电影延续着东野圭吾的一贯“亲情裹挟下犯罪”的风格,让人在过瘾的抽丝剥茧中泪流满面。
《祈祷落幕时》依旧展现了东野圭吾的叙事风格,两条互不相干的主线,在逐渐推进中互相缠绕在一起,其中的剧情、人物复杂,但逻辑严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让人在看的过程中凝神摒气。
表面上是推理、悬疑、犯罪影片,但实际上家庭、亲情、爱才是其真正的内涵。
最后的结局情与法再次矛盾地交织在一起,可你在矛盾中无心评判对与错,而是思考更多!
一、精彩的人生需要底层支撑
当下随着世界的网络化,我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对于情绪的满足和生活的想象有更多的空间,是不是你也曾以为现实的生活很憋屈,曾向往过那可以不顾一切的激情?
浅居博美的母亲是如此,苗村老师也是如此,而正因为他们不懂得经营当下的生活,他们的不顾一切,最终落得凄惨下场,害己更害了身边的人,博美母亲盲目追求的激情成了所有不幸的始作俑者!
追求更好的生活没有错,但必须理智,不顾责任、不顾亲情、不顾一切的飞蛾扑火,带来的更多是是给自己,给他人无法弥补的遗憾!
看这部影片的过程对浅居博美产生过怨:父亲见不得天日,那你就安安稳稳的找个角落平静地生活下来不是很好吗?干嘛要去当演员、当导演成为公众人物,成为社会关注对象,这不是自作孽,将父亲曝光的概率提升好几个数量级吗?
警官们也提出了这个质疑,而加贺的理解是他想过不一样的人生吧。
现实的世界给了博美太多阴暗面,她背负太沉重,她杀过人(尽管当时年纪还小),她的父亲活见不得光的世界里,她无力改变这些事实,即便是找个角落小心翼翼地活着,这沉重的枷锁和挥之不去的恐惧依然会跟随着她,生活依旧是压抑和没有安全感。
同样是战战兢兢地生活,倒不如她用另一种方式是感受不一样的人生,去导演不一样的故事。该来的总会来,何必浪费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何不让生命更精彩些。
她没因为出名而斩断与父亲的亲情,让人心碎的十二桥之约告诉我们她与母亲完全不一样!她在乎着生命中最重要亲情支撑!
这应该也是当加贺道出实情时她依然保持那份平静的原因!
警官:可是为什么本应低调行事的浅居博美
非要进入这么惹眼的行业
无论如何都会被注意到
加贺:难道不是为了体验不同的人生吗? 哪怕只是在舞台上!
二、爱在世俗的眼光被误会太多了
影片中加贺的母亲百合子作为一个母亲,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抛家弃子;浅居博美作为一个女儿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这都是世俗眼中大的恶,世俗眼中的大逆不道。
当我们陪着加贺警官一层一层地拨开迷雾时发现:百合子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爱,宁愿远走他乡,孤独一生;博美的父亲,为了孩子的能正常地生活,宁愿在黑暗中生存,并为之杀人犯罪;而最后博美为了不得不死的父亲那心底里的恐惧,亲手杀死他,这都是为了保护对方,若非爱之深切,根本无法完成。
对不起,为了保护我
让你有太多痛苦的回忆,
但是没关系,这一次,换我来保护爸爸。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部台湾电影《血观音》,为了让母亲能延续生命,女儿不惜花一切的代价,从表面上看,这是多么的母女情深,而实际上是女儿对母亲深深的恨,刻意掩盖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诅咒在世俗的眼里获得了无数的赞许。
不到园中怎知春色如许!不用心去感觉和体会,又怎知血溶于水的情感之宝贵。
三、善良是心中永远的光芒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举头三尺有神明,犯下的罪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在东野圭吾式的“亲情裹挟下的犯罪”,让你不知不觉为罪犯寻求脱逃的借口和途径。
如果博美父女心中没有那点善良,对百合子最大的心愿不在乎,就不会引来加贺那抽丝剥茧、层层涌来的真相波涛。博美的那句:我看到了你,我就知道跟我父亲在一起的人肯定很好。她对父亲的幸不幸福的在乎和对曾经给过父亲慰藉但从未见面的人的尊敬,让她不后悔也没有怨恨的态度,让人看到她心中的美好,看到善良的光芒。
就算是这样我也不后悔,
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你,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我能确信:
父亲所爱的人一定是个很好的人,感觉被救赎了,他的人生不是一场悲剧。
哪怕代价很大也必须善良,那是心中坦荡的根基,哪怕生活在黑暗中也必须善良,那是心中光亮的火种。
这世界太无奈,该珍惜好好珍惜,该保有的一定要好好保有。
这世界太无情,并非事事都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爱一直是行动的支撑点。
如果你喜欢逻辑严密的侦探推理电影,如果你也喜欢讲述人间值得的情感电影,那么《当祈祷落幕时》确实是一部值得你看的好电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