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从教师的角度,来谈谈老师的成长”这句话我忍不住梳理了一下自己在从教这条路上的成长经历。在我初为人师的前五年,我就是一个地道的教育小白。我以为可以用我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以把孩子教好,我以为我可以用我的爱和热情就可以感动孩子们,让他们乖乖地听我的话。我觉得凭我读了那么多书,教好小学语文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在那个小镇上,在那所几百学生的完小,真正的师范毕业的老师没几个。这里的老师一边教书,一边干农活,他们很淳朴,很善良,他们对我也很好,但是,很快地,我就发现,学校里根本找不到一本学科教师用书和教参,老师们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去上课的。我一去到就接手一个三年级的语文和班主任,并负责这个班音乐美术之类的课程。除了一本课本,什么都没有。我觉得很懵。当时没有什么网络,第一个学期直到元旦才领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两百块钱,吃饭都成问题,根本没钱去买教参之类的学科教学书籍,就不要说订杂志了,拿了一本课本也凭感觉就去上课了。后来去了中心小学,也没改善多少,大家都不把心思用在教育教学上,得过且过。校内互相听课都很少,就不要说外出学习了。所以当时的我只能凭着感觉,或者身边的老教师传授的一点有限的经验去上课,去管理班级。那五年我是一片空白的,什么都没学到,自然也没有什么进步。
幸好,在我去了初中做了班主任之后,我得到了一次培训机会,这次培训机会,打开了我的成长之路。那时,我加入了自主教育群,跟着这里的名师学做老师,学管理班级,学育人。在这里,我也打开了我的教育阅读版图,我在群里的名师引领之下,阅读了很多教育教学类的著作。在这里,我知道了做一个教师,只有热情和爱远远不够的,还要专业知识和能力。
再后来,我又遇到了教育行走,我觉得自己获得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二次成长,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生命教育、奶蜜盐走进了我的教育工作之中,我感觉到自己的教育生命焕发新的生机。
让孩子做他自己,可以自由寻找,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看到这句话我有点惭愧,也许是因为童年经历让我产生了小孩子需求是错误的、是可耻的错觉,所以我对我的孩子对我提出的需求虽然大部分都能满足她们,但是经常会产生抱怨,回应她们的需求的时候显得有点不耐烦。我把这种错误无意识中传导给自己的孩子了。所以,以后,我要高高兴兴的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让她们知道,她们应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她们的合理需求是可以得到积极回应的。其实我根本不用担心我家姑娘会提出过份要求,因为我的消极回应,已经让她们学会辨别那些要求是被允许的。
但是,我依然要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和要求,希望她们活得健康快乐,活出属于她们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