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里没有飞跃,我们人类的文明实际上是在生物质化过程中的延展序列中逐渐发生的。
旧石器时代,就是人类使用和制作工具的时代,被成为人类文明的前叶,持续了数百万之久,现在生物学研究得出,使用和制作工具非人类所有,大量的中低等动物都能使用工具。
通常人类说的文明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大约在1.2万年以前,这个时候第四期冰期结束,自然因素对人类文明的发生有重大的影响。地球大陆上上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河流,在之前250万年之间没有出现过河流这个东西,河流的出现为农业文明提供了自然基础。
新石器时代,文明发生的三大特征,动物的驯化,植物的栽培,陶器的制作。
为什么会发生农业文明呢,王东岳先生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农业文明的发生不是人类选择和设计的结果,而是一个自然选择发生的结果,下面做了解释。
人类和猿类出现大脑新皮层,人类比猿类多了一个额叶前皮层。大脑皮层上面的神经元细胞由于分化度过高,功能过高,所以丢失了一部分集储功能,产生了两大缺陷,一是无再生能力,二是只能通过葡萄糖或者碳水化合物来获取能量。
中间解释一下,大脑皮层控制人的躯干运动,属于人类神经中枢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像是人皮肤上的细胞一样,损坏了有再生能力,大脑皮层上的神经元细胞损坏了,就不能再生,周边其他的瘢痕组织细胞就长出来,所以会形成脑溢血,脑血栓造成脑组织损伤,造成的偏瘫等疾病恢复度很低。
所有的细胞包括38亿年前的单细胞一直到我们今天的人体细胞,都可以借助三大资源能量来源,获得能量,这就是蛋白质、脂肪、葡萄糖或碳水化合物,大脑皮层丧失了对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功能。
猿类是杂食性动物,为什么猿类喜欢吃水果,水果里面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通过水果获取的碳水化合物来供给大脑中枢,但是水果季节性明显,难以储存,所以它们就开始寻找以碳水化合物为喜爱食材的食物,大范围寻找杂食。
人类的大脑皮层更发达,片刻不能缺少碳水化合物。片刻,片刻,啥意思,就是猿类还能等一等,缓一缓,人类不行,时刻都需要供给。
他怎么办呢,只能从草籽中获取碳水化合物。通过狩猎获取肉源,获取脂肪和蛋白质,通过采集一些种子,来获取碳水化合物。后来发现草籽不经意洒落在周边,竟然能够再生长,还能够人工培育。草籽就是狗尾巴草,我们在地里处处可见的。
王东岳先生再次强调,人类的生存与发张不是智慧的延伸,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生理需要的逼迫,所以需要从草籽里获取碳水化合物,到后来人类大范围的培育和种植,农业文明产生。
农业文明是限区域获取资源,工商业文明是跨区域获取资源,获取资源的范围更大,所以从农业文明到工商业文明的是自发延展的扩大,工商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发展的必然,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
他还举了例子,中国最早的文明是在黄河流域,中原人培育了大米,但是放弃了,因为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只吃大米不足以维持北方人的生存,不能作为主食,后来南方人把大米作为主食的原因是他们那处于河湖交叉处,容易捕食到鱼,从鱼中能够获得蛋白质作为补充。
还举了很多例子,为什么驯养马,而不是斑马,因为斑马一旦咬住人,嘴就不松;为什么驯养狗作为捕猎助手,而不是猎豹,因为猎豹繁衍难度高,需要跑1百多公里才能找到,一次配偶周期需要三个月;为什么驯养山羊、绵羊,而不是羚羊,因为羚羊敏感度高,容易惊群,惊群容易造成正在孕育的母羊流产。
所以王东岳先生一直在强调的是文明的发生,不是人类智慧的延伸,不是人类设计和选择的结果,而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当中间产生了自然的衔接,文明就有所进步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