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两栖动物”,一栖在校园,一栖在水边。这俩儿都是相对洁净的地方。张承志的《清洁的精神》多是水边的故事,我心有戚戚焉,便诌两则河边垂钓时的故事。
蒲池河在六中后,河不宽,水很静,里面长满了水草,是春钓的绝佳地点。
祁羊店附近有一座小桥,钓鱼人喜欢坐在桥上,垂纶作钓。因为是春天,河岸己化冻,一踩一脚泥,桥上干松。再加上这里作钓,可以抛竿到河中心,容易碰上大一点儿的鱼。
若干年前的一天,我和七八个人坐在小桥上钓鱼。钓鱼的什么人都有,有我这样的穷酸老师,也有农民,工人,老板,公务员,也有退体的老干部。瑟缩地坐在桥头,大家就都一个身份了――钓者;如同人们进了澡堂子,就都一样了――一堆肉,哪有高低贵贱之分?
春天,鱼口不密,三晃两晃就中午了。早晨老早就出发了,也没吃早饭。现在饿得前心贴后心,肚子咕噜咕噜叫。有一两个钓友打道回府,去塞饭了;有的拿出了自备的午餐――面包、榨菜、火腿肠;我也开始考虑何去何从。
钓友里有三个人,应该是退休的老干部,也聊起了午饭的着落。
一位说:“要不,咱们也回吧?”
一位说:“回什么回?咱们去六厂,厂长一定管饭!”
另一位说:“岂止管饭,咱们去,他得屁颠屁颠的。”
一位说:“可不!没咱们帮衬他,他能爬上厂长的位子。”
一位说:“那孙子,用得着你时,给你溜沟子舔腚都行。”
一位问:“X局,人家舔过你的腚?”
一位答:“呵呵!走吧,吃那孙子去――”
我听得真真切切,心里虽然很疙痒,但也能接受了。人退贪心在,吃喝拿卡要,存在的即合理的。
不久,蒲池河就烂了,散发出腐败的腥臭味,小鱼儿都无法存活,我便再也没到那儿去过。
水边的故事赶水坝也是野钓的好去处,坝下面的两个池子里,鱼多得像粥一样,有人用抄网连电带舀,一舀就是一二斤鱼。
初春,鱼蜇伏不动,人们就到坝下面的石台上去钓,这里离深水区近一点。
一次,我在池子边作钓,又见祁羊店那三位。他们年龄不小了,还想蹬上石台往深水区去。石台上又湿又滑,其中一位一不小心滑到水里,裤子都湿了,狼狈得很。
按理说,另外两位应该上前搀扶施救才对,可不!他们竟向我喊:“年轻人,快来帮忙,领导掉水里啦!”
那是你们的伙伴,落水了你们不施救,袖手旁观,反而就叫外人去救,真是戏精!
我也立刻戏精上身,嘴里赶紧回应:“没事,我这就来!我这就来!”一边慢慢地把钓线收了回来,在鱼竿放稳妥,把鱼饵团成一团放入饵盘,洗干净手,用毛巾擦拭一遍,站起身,跺跺脚上的泥……
我这儿戏还没演完,那位己经从水里爬了出来,我急忙表示关心:“领导,您别动,我来啦……”
后来,赶水坝的水也变质了,我很少再去了。我会去寻找一些更僻静更远离尘嚣的水域,作为我的垂钓之所。
其实,我垂钓的不是鱼,垂钓是一种心境,一种人之为人的东西。
水边的故事 水边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