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
以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为例比较中西印三大哲学的底层思维模式

以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为例比较中西印三大哲学的底层思维模式

作者: 黄向军哲学聊斋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03:44 被阅读40次

黄向军


  说到哲学,现在还有很多人讲,中国古代没有哲学。古代中国没有哲学吗?如果说,西洋式的礼帽叫做帽子,那么,中国皇帝们头上的皇冠,就不算是帽子吗?古代中国,当然有哲学。

三大哲学系统及临时标签

  所谓哲学,其实就是非常高明的理性智慧。当然了,顶在头上的,并不都是帽子,也可能是假发或者头巾。拥有理性智慧的文明,也未必一定开创出哲学来。众多的人类文明中,只有中国、印度、古希腊开创了哲学。只有理性智慧足够高,才是哲学。

  那么,多高的理性智慧才堪称哲学呢?真正的哲学,必定是人类理性智慧的皇冠。哪怕是旧的古董,那也是皇冠,不是随便啥人都可以戴在头上的。古代智慧高度,并不是后代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的。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理性所能达到的高度,在“轴心时代”遇到了天花板,那个时代是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300年之间。具体来讲,中国就是孔孟老庄,印度是广义“吠陀”经典的众多篇章、耆那教筏驮摩那、佛教释迦牟尼以及顺世论的斫婆迦,在西方,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他们智慧的高度,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超越。现在很多人把哲学研究当成斗地主,各种标签贴在这些前辈的脸上,然后指指点点哈哈笑。当然了,凑合着聊天可以姑妄如此,但是,如果把这种描述方式当做研究方式,就太狂妄了。你我兜里的那点钱,跟乔布斯、马云相比,差距有多大呢?你我脑袋中智慧的高度,跟孔子、苏格拉底相比,这个差距只会更大。

  咱们这个网络时代,键盘侠一大堆。没错,在政治层面上,每个人都有平等对话、言论自由的天赋人权;但是,在专业能力层面上,你我有资格纠缠爱因斯坦去质疑相对论吗?在智慧高度上,你我这些看不懂古人的后人,讨论当然没问题,但是没事就批判古人的是非,这种资格,谁也没有!各种现当代专家的意见,听听就好。只有老老实实学习原典,才可能学到真正的智慧,才能真正帮助到自己的灵魂。同样的,我下面的意见,是一些学习经验罢了,同样听听就好,欢迎通过论证来讨论,贴标签玩大字报装键盘侠,就恕不奉陪了。

  构建起西方文明高度的,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其中亚里士多德确立的思维模式,让西方哲学与印度和中国哲学本质上不一样。对于这种不一样,怎样表述呢?真得很难,因为需要承认,当前人类文明的主流,是西方文明发展出来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个全球化洪流中,现当代人的语言交流模型,也是依照西方文明的模式进行的。就是说,亚里士多德当年确立的智慧模式,是表述非西方智慧的语言基础。

  想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比较非西方的智慧,怎么实现呢?想来想去,实在找不见更合适的词,只好临时借用三个俗语,凑合着来来代表三大哲学系统智慧模式的特征。在我看来,中国哲学的智慧特征是“天人合一”,印度哲学可谓“梵我不二”,西方哲学则是“对立统一”。抱歉,我也是没办法,尤其是“对立统一”这个词,是借用马克思哲学的说法。且容我以此为叙述的起点,向您介绍我看见的三大哲学根本区别。

三标签的内涵

  在我看来,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思维模式的不同:古希腊哲学是实体式思维模式,印度哲学是关系式思维模式,中国哲学是实体关系式思维模式。这三大哲学思维模式彼此不同,其理性构成的基因,当然完全不同。

  你可能会问,这三种智慧所面对的世界,明明是同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那么,为什么会诞生三种思维模式呢?

  想说明这个问题,就需要首先说明:所谓同一个世界,你我眼中看见的,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的理解是,面对这个动态变化的现象世界,你我的眼睛,必定会看见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个体和个体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命名为关系。个体加关系,种种个体彼此互动,形成种种关系,种种个体、种种关系,综合起来,就是你我看见的这个动态变化的现象世界。

  请看,宇宙中的全部现象,可以分成两大类:个体与关系。这两大类现象,既然可以共同在运动中综合构成同一个世界,那么,可以逻辑上推理而知,肯定它俩是相互关联的。关键问题是,这是怎样的一种关联情况呢?是乞丐和王子的关联呢?还是青蛙和王子的关联呢?请注意,这两种关联,是不一样的。在乞丐和王子的童话故事中,王子和乞丐,是两个人,虽然彼此社会身份不同,但他俩都是人,可以基于双胞胎式的模样相互换位;而在青蛙和王子的故事中,青蛙就是王子,都是同一个人生,因为公主的吻,青蛙身上的魔法被解除,恢复了自己高贵的身份,王子才是真实的人生,青蛙是不堪回首的一段人生经历罢了。

  个体与关系,宇宙中的这两类现象,你如果把它们当做乞丐与王子的情况去面对,那么好,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实体关系式思维模式。如果你把它俩当成是青蛙与王子的情况,这就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谁是青蛙?谁是王子?印度哲学认为,关系才是宇宙现象的根本,这是关系式思维模式。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才是王子,只有具体的事物才是宇宙的基石,是第一实体。

  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完全无关的两个世界,是没有意义的理论,中、印、西对此并不否认。但是,明明是独立的各种运动现象,怎么就构成了同一世界的整体?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三大哲学是彼此不同的,相应的底层思维基石,我姑且称之为“对立统一”“梵我不二”“天人合一”。

  下面先来看亚里士多德的“对立统一” 。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关键内容

  正式开启古希腊哲学大门的人,是苏格拉底,但是确立西方哲学基因的,是亚里士多德。他的实体学说,塑造了整个西方文明的思维模式。《物理学》这本书,或许在思想内涵上不如《形而上学》深刻,但从思维模式的层面讲,可能更容易让你我快速掌握实体式思维智慧。

  从书名看,《物理学》似乎是讲数理化的。没错,这本书确实是研究了整个物质世界,但是,物理物理,万物之理。什么是万物之理?整合现在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从万物的综合角度上看世界,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总规律是什么呢?这才是万物之理。《物理学》这本书,其实是“自然哲学”,是构建哲学理论的准备性思想。

  《物理学》这本书分作八章:第一章,对于前辈关于“万物之理”的各种理论,亚里士多德进行总结并且评价;第二章,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梳理,给出自己认同的总原则;第三章第四章,基于这些原则,分别讨论运动、无限、空间、虚空和时间;第五章第六章,运用前面的讨论成果,综合说明世界和宇宙的现象,也就是解读他眼中的万物之理;第七章第八章,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浓缩万物之理,探索宇宙最根本的终极动力,也就是“第一推动”是什么。

  这个叙述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很理性、很逻辑。对现当代人来讲,《物理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错误百出。但是,局部的错误,并没有降低这本书的理性高度。亚里士多德,面对他那个时代所能看见的全部世界面貌,进而推理出宇宙的真相。这个推理过程本身,是运用理性的过程,是一直正确的,是非常高明的。你我从这本书中,应当学习的,是这个推理过程本身。如果有人鄙视亚里士多德在客观要素层面的历史局限性,那么这个人,要么是脑袋进水是个傻子,要么是故意贬低历史的智慧是个坏人,更或者说,他又傻又坏。

  亚里士多德的了不起,是他的理性思辨能力。这种智慧能力,在《物理学》已经展露无遗,至今无人超越。他的这种智慧根本特征,我临时称之为“对立统一”,什么是我看到的“对立”?

  《物理学》第三章第一节明确讲:“离开了事物就没有运动”。很显然,“具体事物”是亚里士多德全部理性智慧的基石。那么,亚里士多德知道自己把这玩意儿当做基石吗?他是明确知道的。他的实体思想,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是通过继承提炼古希腊先哲的智慧,才总结凝聚出这个思想精华的。

  在《物理学》第一章第二节,他明确同意前辈的观点:除了实体,没有别的玩意儿可以独立存在;如果世间并不存在实体,如果世间只存在数量和种种性质,那么这种思维,显然是很荒谬的。啥是实体?老实说,实体这个词在《物理学》书中,出现的并不多,《物理学》更多地从具体事物入手去展开思辨。更加能代表亚里士多德哲学精华的《形而上学》,第七第八两卷明确指出,个体事物就是第一实体。另外在《范畴篇》这本书,也强调了这个立场。

  亚里士多德在《正位篇》《范畴篇》中确立的“范畴理论”,很多人只是把它当作语言学的理论。其实,范畴理论基本确立了人类当前主流文明的对话模型。我上面总结三大哲学所采用的词汇,以及后面的解读,都不得不使用这个话语体系进行表述,否则,恐怕很难让你听明白。

  范畴理论认为,在语言中,各种各样的谓语可以划分为十大类: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姿势、所有、主动。比如你说:孔夫子个头高,“高”这个字眼就是性质,可以说明或者定义孔夫子这个主语的情况。表面上看,范畴理论似乎只是在研究语言学,但是,你如果结合《物理学》的内容,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物理学》中的底层思维基石

  《物理学》第三章第一节中说,宇宙中的运动,包括两类要素:事物以及关系。与事物相关的,包括本质、数量、性质等等范畴,与关系相关的呢?请看商务印书馆张竹明先生对《物理学》的翻译:“所谓‘关系’有:过量和不足的相关、行动者和遭受者的相关——一般地说就是能推动者和能运动者的相关”。

  你如果扒拉着原文去对比两本书,就会发现,所谓范畴理论,其实就是把关系当成是实体的属性。作为运动要素之一的关系,就好像是青蛙,王子中了魔法之后,身体才表现成青蛙的模样,青蛙似乎是另一种东西,但其实,它不过隶属于王子的特殊情况。作为另一种构成运动的要素,具体事物才是王子的本体,关系不过是具体事物表现出来的玩意儿。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实体是独立存在的,包括关系在内的各种要素,都是实体的属性。这是亚里士多德思维模式的基本立场,我把它叫做实体式思维模式。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宇宙中全部的运动现象,它的构成要素原本有两类:其一,个体;其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原本人人眼中都看得到这种情况,亚里士多德通过范畴理论,把两类要素进行合并:关系是实体的属性。这种合并的结果,成了他全部逻辑理性的基因。这种立场,表面上看似乎是在陈述基本客观事实,但本质上,这是一种思想上的主观选择。

  凭为什么要这么来选择?在《物理学》一开始的第一章第一节,亚里士多德有一个理由。他说,使用理性去研究世界,基本的路线,当然不能是为了把自己搞糊涂,理性应当是怎么容易头脑清晰那就怎么来。对每个人的头脑来讲,具体事物很明确地就呈现在这里,所以,从具体的事物入手,当然是理性思维的开始。这个理由可谓是正面证明。

  在另一本书中,他也给出了反面的理由。在《形而上行》卷五第十五章中,他讨论了“关系”是个啥东西。在他看来,所谓关系,就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基于这个思想,亚里士多德在同一本书的卷四第六章中,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关系和个体这两类现象,关系必须臣服于个体。个体臣服于关系,或者是两者平等如乞丐与王子,这两个方向都是把关系现象的地位加以抬高,理性上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两种思维方向,都导致需要证明大量各种各样的关系,这样一来,头脑就会陷入到无穷无尽的思考中。没有尽头的思考,还能给出逻辑结论吗?当然不行。不让关系臣服于个体的理性思考,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把关系当做实体的属性,这样才能确保理性不断进步。这是古希腊哲学理性的基本是运用方向。

《物理学》的理性运用方向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具体事物才是独立真实存在的,对这种思维立场的选择,本身就是理性的。因为把关系看作实体的属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才可以很方便地让理性发挥功能,建立各种研究学科,并且方便在各种学科基础上,进一步让理性发挥作用,去进一步浓缩真理,直到认识最高的真理。就是说,理性只有这样运用,才能全面描述并解读全世界。

  在《物理学》第二章第二节中,亚里士多德解释了哲学跟数学以及科学有什么不同。光学是干什么的?对于一道光线,光学考虑这是一条直线,但是这种考虑,是为了研究光本身服务的。数学与此不同,数学不反对研究光线,但是,就算研究,那也是为了研究几何抽象的直线,数学并不在乎光线本身。至于哲学,与数学与光学都不同:哲学即重视光,也重视线。这两方面,哲学都综合重视。因为,数学和光学,都只看见了世界的侧脸,只有综合地看世界,才能看见世界的正脸,才能发现自然界运转的真相。这种综合性的思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是作为第二哲学的自然哲学。《物理学》第三章第一节开头就明确讲,认识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运动规律,这是自然哲学的任务。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本人,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展开真理研究的。他本人的研究成果,是百科全书式的,凡人类的知识,他都要知道。他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立足于他的博学多才。他的哲学思想,是理性运用的典范。各种人类的科学成果,原本都是他哲学的思想素材。在今天,这些素材,很多早就面目全非了,所以理所当然地,今天的人看他的哲学结论,会发现很多明显的错误。但是,当年他推导出这些哲学结论的理性过程,从来没有过时,也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他运用理性逻辑的思辨过程,仍然是后人需要反复学习的范本。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大量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然后,它通过《物理学》这本书,搞定自然哲学,这是他心目中的第二哲学,目标是对整个世界的运转机理搞明白。至于世界最根本机理是怎么回事,那就是第一哲学的任务,他另外写了《形而上学》进行讨论,研究宇宙根本真理。

  请注意,如前所述,亚里士多德达到这个目标的路径,是先从具体事物入手,让各门科学发挥作用各自得出正确结论;进而在各门科学的帮助下,面对具体事物,运用理性浓缩出自然哲学;最终基于自然哲学,再运用理性,从而浓缩出第一哲学。

  以上,就是亚里士多德描述世界的方式和途径。他很成功,这个途径,至今是西方文明的基本发展方式。尤其是他分科研究的思维模式,这是现当代科学不断进步的母体。应当说,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之路,没有错。

《物理学》的“统一”之路

  亚里士多德理性之路的起点,是基于理性判断,首先把关系隶属于实体,然后立足于此,才进一步展开后续的理性思考的。这条道路,理性的展开,只需要从个体出发就可以了。就是说,亚里士多德理性道路的全部思维、全部的精准思辨与规范化,都立足于一个要素:实体。

  按照这个路线,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后续理性成果,就是范畴理论。范畴理论对语言的运用,进行了完美规范。有了规范语言,亚里士多德第二个后续理性成果,就是确立了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

  很多学形式逻辑的人可能不知道,三大定律是在哲学高度被亚里士多德规定下来的。在吴寿彭先生翻译的《形而上学》卷四中,你会发现,三大定律是建立在实体思想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来说说同一律。具体事物要做自己,各种属性要精准,不精准就没得玩了。比如,苹果就是苹果,不能一会儿是苹果,一会儿又是香蕉,苹果这个概念必须确定。其次来说说矛盾律。如果说:“这个苹果是红的,同时又不是红的”,那你就错了。一个玩意儿,是这个,同时又不是这个,这种说法不能成立。亚里士多德说,如果矛盾律不正确,那万物就没有了差别,理性思维就没有价值了嘛。以上是矛盾律。最后讲讲排中律。苹果是红的而且不红,这不可能;同样的,苹果非红同时非不红,这也不可能。妄图搞出个非真实也非虚假,这种墙头草是错误的,这就是排中律。

  应当说,形式逻辑的这三大定律,是规范概念的有力武器,有了精准的概念,概念组成的判断才有价值,判断组成三段论推理,才可能准确有效。很显然,亚里士多德对自己发明的这个思维工具,运用地很娴熟。在《物理学》这本书中:首先,他梳理了运动变化有三个本原;其次,他探讨三种本原的运动原因有四种;然后,他探讨了运动、无限、空间、虚空、时间这五大要素;进一步,他又把三本原、四原因、五要素综合起来探讨;最后,推论出“第一推动”的存在。

  请看,《物理学》这部书,明确立足于实体式思维模式,如此运用理性,最终是构建整个世界的真相。

  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理性之路,旨在探索全部的世界、解释整个的宇宙。达到终极整体的最终统一真理,这是亚里士多德的终极目标。

《物理学》的“对立”起点

  需要强调:达到这种“统一”起点是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运动变化的这种现象,都是三本原构成的。“三本原说”,是亚里士多德透过现象看到的实体真相,是《物理学》这本书的理性起点。问题是,具体事物运动变化的元素,为什么是三个呢?

  《物理学》第一章就是讨论这件事情的。应当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种类众多,数量众多,但是,它们归根结底,都一定是由基本的要素构成的,这就是事物现象存在的本原,或者说,是本因。在第三节,亚里士多德使用形式逻辑推理证明,本因不可能是一个。那本因可能无限多吗?在第四节,亚里士多德推理证明,有限的少数本因才对。那这几个本因,相互是什么关系呢?在第五节,亚里士多德通过推理证明,本因必定是有差异又在一定程度上一致的对立,好了,这就是我想强调的内容。基于这种本原之间必定对立这种思想,他在第六第七两节推理:因为对立,同时,对立的双方需要一个共同的基础,所以,宇宙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三个本原。换句话说,三个本原构成全部宇宙,其中两个本原负责对立,另一个本原,负责一统。如果说“对立统一”是亚里士多德的思维基础,嗯,没毛病。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式思维模式,强调实体是构成宇宙的唯一独立存在,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作为第三个本原,其一综合起来构成这个宇宙的统一真理。“对立统一”是实体式思维模式的西方智慧根本特征。

  其一,人类的现代化,证明这个思维模式没错误,其二,这个对立统一很智慧,既然如此,全人类是否可以都统一在这种智慧下呢?

《物理学》思维方向的困境

  应当说,实体式思维模式对研究具体事物,非常有效,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并不是没有困境。比如说,在《物理学》第六章第九节中,亚里士多德批评了芝诺的一个著名诡辩论题:飞矢不动。

  这句话在说,弓箭射出一支划过天空的箭,这支飞行的箭,从来没有运动过。芝诺为什么这么讲呢?他说,在时间中,每一个静止的瞬间,这支箭都只停在天空中的一个具体的位置上,就只在那个位置上,不在别的地方,它是不动的,所谓这支箭划过天空,其实是时间的每一个瞬间不断叠加再叠加,就算叠加地再多,这支箭每一个瞬间也是不动的,所以,飞矢不动。

  亚里士多德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在《物理学》第四章第十一节,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性分析说明,时间不是运动,所谓“现在”,其实是让运动有了前、有了后,时间让运动变得可以计算、可以计数。刚刚芝诺“飞矢不动”理论有个前提,就是芝诺把时间看做是香肠,香肠可以切得很薄,连起来就是一整根香肠。亚里士多德运用理性说明,每一片香肠,无论多薄,都是独立固定的,而时间是连续的,不存在不可划分独立固定的“现在”。时间不是香肠,时间不是由一大堆“现在”连起来的东西,时间不是组合体,所以芝诺的论证当然不成立。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推理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的推理立足于他对时间的定义。他的定义一定对吗?爱因斯坦已经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定义,是有问题的。

  在当代科学家眼中,世界完全可以不必须按照你我这些大众眼中的模样去审视,太阳不是绕着地球转的,地球也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其实,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是各自在宇宙中向前运动的,只不过,太阳是直线向前,行星们,被太阳裹挟着向前螺旋式地狂奔。亚里士多德是立足实体式思维考察时间的,他对矛盾律的论证,遇到薛定谔的猫,立马就成了车祸现场。

  量子力学发现,在量子状态中,既是同时又不是,这种不符合矛盾律的情况,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亚里士多德用哲学规定的矛盾律,遇到薛定谔那只关在箱子中的猫就傻眼了,那只猫到底死了没有呢?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立场看,没法解释。但是从印度哲学的立场看,就很好解释。

印度哲学的底层思维

  印度哲学是不是没逻辑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当代学者们反复研究发现,印度正统哲学的正理派,他们的五支推论式,是非常逻辑学的,如果跟亚里士多德三段论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种体系,没有本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从理性的运用过程和能力上面来讲,至少印度人是不比古希腊差的。

  那印度哲学的理性运用方向,跟古希腊一致吗?不是的。在印度人看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目标,无非是要折腾出宇宙的根本真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方向,先确定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三本原,然后从对立的三本原出发,再去逐步分析综合,进而一统推导直到全部。这是探索宇宙最高真理的唯一道路吗?抱歉,根据姚卫群先生的研究,印度哲学可不这样看。

  最晚在《奥义书》中,印度人就首先确立了宇宙整体的最高真理。然后,从这个最高真理出发,站在这个最高真理的立场上,再去考察世间的具体事物。古希腊与印度这两个哲学体系的基本立场,古希腊是先确认一颗一颗的树,然后从具体的树木出发,去研究整个森林。印度反过来,先确认整个森林是个啥,然后再去看这个森林是怎么构成的。他们看世界的方向不一样,于是乎,他们看见的世界,也就长得不一样了。

  亚里士多德不是说关系必须臣服于实体吗?那是因为他原本就是从具体事物出发,再去看整个世界。如果站在整个世界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当然整个世界就都是种种关系构成的完整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奥义书》大约出现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它的内容很宗教,但思想高度上,很哲学。比《奥义书》更早的《吠陀》中出现的“梵”,这个概念在《奥义书》中得到全面展开,作为神灵的“梵天”,被看做整个世界的全部,“这整个世界都是梵”。“梵”,就是宇宙的根本真相。

  对于“梵”这个宇宙真相,如果想讲清楚,就要讲道理。但是请注意,理性的判断与推理,这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能力,这是没有区别的;然而,概念是判断推理的前提。讲道理的基础,是确立概念。那么,如何确立概念的内容呢?古希腊与印度人彼此并不一致。亚里士多德,是按照形式逻辑三定律去确立概念的,这是实体式思维。印度哲学建立概念的思维出发点,是作为宇宙整体的“梵”,于是乎,印度人至少发展出两种与古希腊不一样的概念构建原则。

  第一种原则,从你我这些理性观察者本身出发,从你我身体上的眼耳鼻舌这些感官出发,先把世界的基本现象分类成色声香味,再基于这些基本现象进行探讨。正统派的数论派,非正统派的佛教,都是这样来确立概念的。

  第二种原则,构成整个宇宙的独立要素,并不是只有独立事物,各种非物质的要素,也可以独立存在。比如,看不见摸不着的业力,精神性的心灵,都是需要思考的独立要素。正统派的胜论派,非正统派的佛教和耆那教,他们都认为:宇宙最根本的要素并不是只有实体。

  既然如此,构成整体真理的要素与要素之间,是什么状况呢?由胜论派句义论可知,印度人认为,全部要素可以归类为两种,一种是实体,一种是关系,其中,实体是青蛙,关系才是王子,实体臣服于关系,实体附属于关系,实体是关系的属性。尤其是大乘佛教,它受到《奥义书》影响,他把这种反实体的思维推向了极致。大乘佛教的缘起说,基本把整个宇宙的独立事物,都看做像是毛线团,毛线团是各种各样的独立毛线缠绕在一起构成的,看起来像是一整团,其实解开来,全部都是各式各样的毛线。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独立的个体,只存在构成个体的种种条件,这些条件就是所谓的关系,也就是大乘佛教所说的种种“缘”。缘起缘灭,就构成运动,所谓个体,是缘起缘灭的临时假象。个体是关系的属性,让个体看作臣服于关系,才是正确的。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观察者掀开盖子的一瞬间,观察者作为诸缘之一的加入,才让猫的死活条件具足,猫的死活这时候才确定。

  总之,印度哲学的基本概念,很多是关系,不是实体。印度的逻辑推理,是反对以实体为中心展开思维的,是基于关系概念的推理。印度是关系式思维模式,古希腊的实体式思维,往往是印度哲学要批判的对象。

  这种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印度哲学的主流,是由7世纪吠檀多派的商羯罗确立的。他和他老师的思想,第一,直接立足于从《奥义书》总结而来的《梵经》,第二,受大乘佛教影响很大,包括受到刚刚提到的“缘起说”影响很大。在吠檀多派看来,所有的个体,都不具备完全独立的地位,所有的个体,都只是整体全部的一个角落,就好像大海上的波浪,全部的波浪,自己再怎么雄伟壮阔,也无非是大海的一个组成罢了,并不独立。

  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理性之路,从研究个体事物通向宇宙最根本的真相,是建立于“对立统一”的基本立场之上的。印度人的这种思维基本立场,特别强调:所有的个体,在本质上与整体没区别。吠檀多派的商羯罗,把这个立场叫做“梵我不二”——梵天和每一个体,没有区别。

  总之,古希腊的实体式思维模式,这种理性运用方向:没错,有效,但不是唯一正确。印度哲学的理性运用路径与它不同,照样走得通,智慧高度也不低,同样是全人类应当珍视的珍宝。

  印、西两大哲学体系都很牛,各有千秋。就是说,古希腊的智慧,并不是人类唯一值得重视的珍宝。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性呢?

全部西方哲学的核心词汇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全部世界都是“三本原”构成的,也就是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的,两个负责对立,另一个负责统一。如果你去读原文,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证明这个结论的证据,来自对“存在”的讨论。这句话里的“存在”这个词,是汉语翻译。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当年他也是使用这个词的吗?不是的,这里涉及到解释起来很麻烦的语言学问题。

  如果有人在外面敲门,屋里面有人用英语问:谁啊?用英语回答,可以说:“I am.”请注意,这里有个系动词Be的变化体am,如果用汉语回答,说“我”就可以了,并不必须说“是我啊”,汉语语法中不必须需要系动词这玩意儿。那么,英语为什么必须回答“I am.”,只说“I”为什么不行呢?对此,可能有人会回答说:这里的“I am.”其实是个省略句,完整的句子是“是我在敲门”。从语法的角度讲,系动词是不能独立做谓语的,系动词和后面的表语,两者共同构成复合谓语,一起来表示主语的身份、类别、特征、状态等等。

  这个人的回答,似乎完美地回答了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其实,这个回答,是当年亚里士多德研究语法之后确立下来的,他的研究成果,前面我提到过,就是“范畴理论”。我已经解释了,亚里士多德把关系看做是实体的属性,关系不能独立存在,这种实体式思维模式是语言学“范畴理论”的基础。我现在再次问:英语为什么必须回答“I am.”,只说“I”为什么不行呢?亚里士多德凭什么用实体式思维来解释语言呢?

  当然了,亚里士多德那时候还没有英语,他说的是古代希腊语。英语是日耳曼语的一支,日耳曼语、古拉丁语和希腊语,都是印欧语系的分支,印度的梵语跟欧洲各个国家的语音,是远方亲戚,都是一个祖宗。咱们中国人的汉语,跟藏族人说的语言,是一个祖宗,这是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呢?这里面的专业问题很多,简单地讲,印欧语系是综合语,汉藏语系是分析语。啥是综合语?请回忆一下你我当年背诵的英语词汇变化,名词都要搞什么单复数变化,动词明明是一个词,也要根据时态在后缀上变来变去,还有该死的不规则变化动词,连拼写都变了,好麻烦。这种通过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的语言,就是综合语。那么,啥是分析语呢?比如《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酒令:“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都是这三个字,不用形态上变化,但是顺便变了,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依靠虚词以及词汇的排列次序来实现预防的语言,就是分析语。

  学者们说,分析语也是从综合语发展过来的,作为典型的分析语,汉语还有综合语变形的痕迹,比如说,小米俗称粟(sù),大米俗称稻,都是粮食,一种叫粟(sù),一种叫稻,从字形上看,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是综合语的痕迹;但是,你我如果直接讲大米小米,差不多就知道是粮食了,这就已经分析语了。至于英语,虽然正在简化再简化,正在向分析语发展,但当前仍然是综合语。

  为什么要给你扯语言学呢?很多人知道,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这句话的汉语翻译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通过这个翻译,就反应出,这哈姆雷特真的是神经病了呢。然而,如果懂得亚里士多德哲学就会知道,这个汉语翻译虽然够牛,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把这句台词的深度翻译过来。因为,全部古希腊哲学甚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核心,可谓就是这句台词中的单词:be.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语言学基础

  这个英语中的系动词Be,现代汉语使用“是”这个字眼来翻译它,在古希腊语中,它也是有的。这个系动词,就是古希腊哲学家们讨论的核心。为什么呢?请想一想英文单词人类怎么说?不正是human being吗?系动词Be的动名词结构being的含义,正是所谓“存在、要素、本质”等等含义。

  《物理学》第一章第三节,亚里士多德评论巴门尼德的“存在”思想,那一段汉语翻译的文字,真是难为张竹明先生了。对照吴寿彭先生翻译的《形而上学》第一卷第三章、第四卷第一章、第五卷第四章与第七章,你可以发现,在亚里士多德眼中,“Be”这个系动词,表面上看是语法中微不足道的连接词,其实,它向人类揭示了宇宙真相的现实,那就是确确定定地存在。be这个系动词本身,就是这种确定性的证明,每一个人,都通过这个系动词,感受到了存在的确定性。

  立足于这个证据,亚里士多德理性地建立了他的实体式思维模式。当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研究本原的时候,他理性地推理,第一,本原在逻辑上不可能只有一个,否则逻辑就进行不下去;第二,本原也不可能无限多,否则逻辑也没办法进行下去;第三,本原肯定是有差异性的,否则不一样的本原就变成一个了,就是说,本原必定是对立的,最少有两个;第四,对立的两个本原,必定是有联系的,否则这个世界就不是同一个世界了。到此为止,亚里士多德这个的理性推理,印度人与中国人都同意。但是再进一步的推理,三种哲学开始出现了分歧。

  亚里士多德不会说汉语,他认为,巴门尼德发现的系动词“being”,人人都在使用,这个语言学证据表明:任何存在,它都肯定是确确定定的,是有确定性的;正是人类都共同感受到这个确定性的存在,所以人类的语言中都共同出现了系动词“being”。所以,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推理,第五,联系两个对立本原的第三个要素,必定同样具有确定性,所以,它也是本原。本原一共有三个,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本原说。这样一来,亚里士多德理性地建立了他的实体式思维模式。

印中哲学的语言学基础

  印度人说的梵语,跟古希腊语是同一个妈。我有一个同学研究过梵语,他告诉我,梵语中也有系动词,但是,基本很少用。梵语在说汉语的人眼中,非常神奇,因为一句话中词汇的顺序根本不重要,随便什么顺序都行,只要词汇本身的形态搞定,整体的意思就是明确的。对汉语来说,这根本就不可能。在印度人看来,系动词根本就不重要,整个句子随便怎么变化,都无非是同一个思想。句子中的单词,不需要确定的位置,结构与顺序不需要确定性,单词当前形态表达的内在关系,虽然看不见,但这才是真正确定的整个句子的根本思想。你亚里士多德总结的三种本原,本质不是实体,本质是三种关系;就像单词隶属于句子,实体是关系的属性,这是印度的关系式思维模式。

  古希腊哲学与印度哲学,一个是从每棵树开始,逐渐扩大到对整个森林的研究,另一个,是从整个森林出发,去慢慢分析每一棵树。这两个方向,当然是完全不一样。但是,对中国人来讲,你们俩都是在讲青蛙与王子的故事,对讲汉语的中国人看来,汉字与汉字的排列顺序,这是两种东西,但是,同等重要。构成宇宙的本原,至少是具备确定性的两个,亚里士多德说的没错,但是,联系两个对立本原的第三者,并不是这两本原的同类,是另一种东西。所以,对立的阴阳,他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就是这个第三者。阴阳组合,共有四种组合关系,这叫做四象。阴阳这两种要素,它跟别的要素进行关系组合,就总共有八种潜在的倾向性,这就是八卦。八种组合的倾向性,导致阴阳要素相互具体结合,在宇宙中构成的可能性,无非是六十四种,这就是六十四卦。我在浓缩50部国学精华讲到《易经》时,曾经剖析过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这就是实体关系式思维模式。由《易经》确立的中国思维模式,与印度与古希腊都不同,它把关系与实体,看做是乞丐和王子的关系,二者相互臣服、相互附属、互为属性、相对独立。这种思维,即重视个体要素,也重视关系整体,可谓是“天人合一”的思维。

  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呈现,语言的逻辑性,是理性的具体呈现。语言逻辑的正确性,是理性正确的体现。但是,构成语言基本要素的概念,古希腊、印度与中国,其理性源头是不相同的,所以,三大哲学特征完全不同。三大类哲学都是理性智慧珍宝,彼此没有对错,只有理性运用方向的区别罢了。

  在今天,“对立统一”的古希腊思维,基本是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人类主流思维模式。甚至现代汉语本身,都开始融入大量英语的表达方式。你我的灵魂,多多少少,都受到亚里士多德开创的智慧影响。但是,请注意,他开创的灵魂流向,只是三大可能性之一罢了。

结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关系附属于实体,第一实体才是王子。印度人说,干嘛第一实体才是王子?明明关系才是王子,个体才是青蛙,根本就不存在实体。中国人说,干嘛必须是青蛙和王子,明明是乞丐和王子嘛,凭啥非要二合一呢。印度和中国,都不同意亚里士多德逻辑推导的底层思维方向。就是在这个逻辑理性的底层基石上,中国人、印度人与古希腊不一样,所以三大哲学传统,各自的气质彼此不同。

  亚里士多德强调三本原,但这种说法本身是立足“对立统一”思维的,这条理性之路,到后来有各种变化,但是无论如何,走得通,而且当前支撑着(甚至支配着)全球化的进程。但是,它只是理性运用的正确方向之一,至少还有另外两种理性运用的方向,也很棒、也很智慧、也很正确。可能会有人问,那凭什么是西方后来居上发展出现代化,而不是中国和印度呢?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相关文章

  • 以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为例比较中西印三大哲学的底层思维模式

    黄向军 说到哲学,现在还有很多人讲,中国古代没有哲学。古代中国没有哲学吗?如果说,西洋式的礼帽叫做帽子,那么,中国...

  • 深入剖析锤子onestep代码实现 - 中篇

    代码总体架构 项目比较简单,全都采用适配器模式+单例模式搞定。TopView自不必说,只有三个按钮。以侧边栏为例,...

  • 实践绝不能检验真理【王东岳】

    古希腊或西方狭义哲学与东方思维方式存在根本差别。 以易经为例: 第一、易经虽是自然哲学追问,但它用非常具像的符号组...

  • 思维模式分类(以英语句法结构为例)

    思维模式分类(以英语句法构造为例) 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因而,语言的构造,必然与思维同构,或者说,作为语言构造的...

  • 中西方哲学思维之比较

    在新世纪,人类正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不同文化之间的挑战与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

  • DelegateProxy的底层实现

    以扩展CLLocationManager和MKMapView为例,探索DelegateProxy的底层实现 Ext...

  • 第一性原理

    (内容来自混沌研习社思维模型学习手册) 第一性原理定义 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思考模式:“在每一...

  • 投资思考

    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框架’,需要大量阅读数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重要论述,将不同学科的思考模式联系起...

  • 怪人一个

    “我喜欢看武侠小说,侦探小说,还有一点点哲学……听说,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称为“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

  • 旦夕祸福

    这几日读哲学,读到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西方讲逻辑,注重推理,以事实为导向进行分析。中国讲感性,注重结果,以神秘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为例比较中西印三大哲学的底层思维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kg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