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连载小说
悟道日记3(谨言慎行)下

悟道日记3(谨言慎行)下

作者: 妙行如涣 | 来源:发表于2017-11-26 22:35 被阅读81次
    谨言慎行下

         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意思是君子用言论道理到教导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做榜样(以身作则)从而达到禁止他人(某种不良行为)的效果。所以说话时一定要顾忌到最终的实现时的情形,行动时一定考虑到后果,那么民众就会谨言慎行。 

        上一篇,谨言重点悟了谨言背后是谨心。让心不断去人欲,存天理。天理之心,真理之言。 让“诐心”、“淫心”、“邪心”、“遁心”悉数导正,启动良知,正念正见正言。而若正念正见正言,则行也必正。

         关于“慎行”,悟二点,一点是知行合一;一点是谋定后动。

         首先,悟知行合一。

         中庸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意思无时无刻不行出中庸之德,讲出中庸之谨言。即士志于道,据于德。心中抱守中庸,言行也合乎中庸。知行完全合一,据于中庸。但我们很难完全做到,所以没有做到位的,不敢不努力。有余,只自认为自己已经做的非常多了,非常到位,也不敢说自己已经尽天理、尽中庸之道了。永远是不足够的。所以,不断在言顾行,行顾言,知行合一的状态下。螺旋式上升,不断接近天理即接近中庸。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知行合一的。阳明先生说知而不行,其实未知。每个人都是受自己的思维意念驱使产生言行。什么样的言行背后就有什么样的认知。什么样的认知就会造成什么样的行为。人与人的差别就是认知的不同。恶知必有恶行恶果,善知必有善行善果。我们所说的知行不合一,是指我们头脑有了新的思维,但还没入心,并不是真知。真知还停留在原来的固有模式。所以脑子是新的思维,行为还是跟随内在停留在旧的模式。所以便看似知行不合一了,其实内在层面还是老的认知的知行合一。要真的从旧的知行合一模式扬升到新的知行合一模式。必须是心性层面、内在层面有个质的提升。怎么衡量认知已经真的上了一个层面呢,就是行为确实发生变化了。只有行为变化,才是真的认知在内在层面发生了确实的变化。所以,慎行,是每个行动之前都能首先觉察到后果以及行为背后的知行模式。以庸言庸行为终点,不断学习圣贤之道、不断检索自己的不足、不断转化恶言恶行克己复礼,不断螺旋式扬升知行模式,最终走向至善明德、走向庸言庸行。

          其次,悟谋定而后动。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做任何事情,事先谋虑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容易失败。说话之前先思前想后,想周全、定好,就不容易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前先全盘计划好,就不容易遇到没有预料到的困境和挫败。行动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产生错误后悔的行为。做人的道理准则能够事先思虑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也永远不会穷尽方法,会一直左右逢源、水到渠成。这一切都在谈行之前的谋和定。所以我们经常说,三思而后行、磨刀不误砍柴功、运筹帷幄。因此,慎行的第二层意义便是要谋定而后动,不要草率行动。随随便便的开始,一定会随随便便的结束。

          那要以何基准作为谋的出发点和参照点呢。只有一个就是道、就是规律。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止于至善。基于至善之本体,基于天理良知,基于仁义礼智信五常德作为最根本的思考原点来思虑一切事、谋划一切事,才是正道。也便是基于上面所说的庸言庸德,这是我们永远努力的方向和终其一生找寻的智慧。而定于这样的基准点,才能真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万物皆有序、有法天下和。这也是中庸开篇讲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规律的左右。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因此,不断至臻至善,以“天理良知”作为基准点,而不是贪嗔痴作为基准点,谋定而动,谨言慎行,依道而行。这样我们便能与天地自然相合,如孔夫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由极乐的畅行天地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道日记3(谨言慎行)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kp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