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有所感

作者: 苏城花落 | 来源:发表于2016-11-20 17:06 被阅读65次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6年已至末尾,而我入简书这个大坑也有两年之久。期间,认识几个网络大神,开始学习时间管理、个人管理等知识,在简书写文两万余字,偶有书友点赞和关注。练习写作之余,更多地是看别人的文章,包括简书、公众号、新闻等各类信息来源。

    1、文应有章法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也让每个人都成了”作家“,可是互联网时代的“作家”缺少了古人写文著书时的考究和专注。文章最基本的效用是述志抒情、针砭时弊,有所感故有所思,将个人想法写成文章用以交流和讨论。而功利化的时代浪潮下,写文章的人免不了被外部不良风气所影响,写文章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成为网络红人、斜杠青年、赚取外快的捷径。人人都写文,可是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文章阅读量、点赞数、评论数似乎成了评价文章好坏的唯一标准。

    一篇好文章,不仅是内容独到,同时应兼顾文法。在我看来,好的文章,一是符合汉语的语法规范,遣词造句没有语法错误,这是基础,用词精妙是为上乘;二是行文布局有逻辑、有层次,有因果、有转折,文章是写给人看的,读者读完不知道文章在说什么,又有何用;三则是文章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文章才有价值;叙事论述有理有据,文章才能让人信服。

    2、一切都是套路

    热门文章可能没了章法,却有了套路。

    首先,有一个非常富有“内涵”的标题。广告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广而告之,一个好的宣传语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现在的文章也具有了广告的性质,似乎没有驳人眼球的标题就不是一篇好文章,百度搜索“如何成为一个牛逼的标题党”答案成千上百,多看几篇,你也是广告大神。

    其次,举例论证,证人有以下几类,一是周围的同学老师、亲朋好友、同事老板等作者身边人群;二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名流,如互联网各创业精英、娱乐圈歌手演员;三是古往今来激励无数人艰苦奋斗的名家大师,如女性代表人物李清照、卓文君、李清照等,着实让人感悟了“虽然他死了,但他还活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四是自己,因为我经历过了,所以你一定要相信我说的话。

    然后,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抒发情感,总结全文,并郑重地告诉你,你像以上代表人物学习,历经九九百十一难,就能功成名就,到达人生巅峰。

    3、为什么这类文章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我仔细思考过过这个问题。一,文章有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让我觉得可信,或者说我潜意识里相信文章的作者,我认为他不会编造一个故事,但是看过了太多的故事,真假难辨,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二,作者只是抒发个人情感、只作自勉。写作平台有日记的性质,我已经默认了这是作者个人看法,但是人生经历的缺失,会让我把自己代入到文中,自己作为主人公,遇到了一些什么事,然后告诫自己要怎么做,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三,我也想要成功,我想避开一些坑,所以我会去看别人写的人生感悟,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可是,这类文章读了很多,我还是昨天的我,这类文章对我来说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激励效果。文章中的代表人物不具备普适性,我无法复制他们的经历和成功。而很多事情不亲身经历过,你不会吸取教训的,别人说很多遍你也只当耳旁风。说白了,这类文章对我的效果正如鸡汤,好喝,但是我此时需要的可能是水,让我耳聪目明。

    4、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

    (1)规划阅读的时间:不在早上看手机,会赖床;不在晚上看手机,不利于睡眠;不在学习中途看手机,分散注意力。每天定好看文章的固定时间点和长度。

    (2)选择阅读内容:经典书籍、名人博客、知名网站。

    (3)忌讳:订阅各种公众号、时刻关注朋友圈和新闻、有鸡汤嫌疑的各类畅销书。

    不要去看别人的人生如何精彩纷呈,做好手上的事情,就是最未来最好的安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末有所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ky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