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中的文保工作

作者: AgnesAware | 来源:发表于2021-08-06 11:52 被阅读0次
    《我心归处是敦煌》.png

    【口述】樊锦诗
    【撰写】顾春芳
    译林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与其说这是一本传记,不如说是对莫高窟的一个全方位介绍,尽管之前已经读过一些关于敦煌的书,包括敦煌的人与敦煌的艺术品,但这本对主人公着墨有限的书读来还是很感动。整本书个人的事迹介绍比重不高,反而让读者对敦煌石窟的发现和保护历程有了更为系统化的了解,这是拿起这本书之前所没有想到的。

    也许在莫高窟的人都有这样甘于奉献的精神,最早开始读常书鸿先生的书时就对他为了保护莫高窟而做的牺牲所震撼,其中的牺牲包括了家庭的破碎后仍然坚守在莫高窟。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才知道,虽然樊锦诗先生曾经也想过离开敦煌,但最终还是选择与同样是考古学家的彭金章老师相守在敦煌。到底是什么魅力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留下这些人?也许是对莫高窟的热爱吧。

    在没去莫高窟之前,光看书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一种平面的美,到了洞窟里面看到实物之后,感觉完全不同。经历过千年的洞窟壁画和雕塑,在看到它们时仿佛就跟创作它们的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当在画册上的经变画在整面墙上向你铺开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原画不仅是大,且处在洞窟壁上与整个洞窟的其他绘画和雕塑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印象深刻的是在某个洞窟看到了《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在描绘太子纵身一跃的画面就像有灵魂一样,栩栩如生。不知道当年的画师在创作时是怎样的情景,可能画师也想不到千年之后会有那么多的后人看到他的作品。

    莫高窟在艺术上的成就外行就算是看个热闹,也是挺受震撼的,看画册和到现场的观感又是完全的不同。尽管如此,樊锦诗先生力推的敦煌艺术品数字化还是非常成功的,不仅成为文物艺术品保护的一个标杆,对推广敦煌文化更是起到了极大的正面作用。毕竟能进入现场欣赏的人是少数,就算到了现场每次参观的洞窟也是有限的,而且敦煌的文物都是不可移动,用数字化的手段可以让任何可以上网的人在电脑前就可以欣赏到这些艺术品,想看多少是多少,还不受限制。

    我们都知道敦煌的经卷文物流落海外的故事,但真的到了国外收藏这些文物的博物馆,普通人也不是想看就能看到,可能正好有一个主题的展览会遇到几件。所以敦煌藏品数字化项目,不管是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还是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敦煌的艺术品。也才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这个项目的进程中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经历了那么长的时间。更对在进莫高窟之前在游客中心剧场看到的影片由衷地表示赞叹,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拍得太好了,真的就像人在洞窟里面欣赏一样,看完了还意犹未尽。

    书中有一部分也许对读者来说有点无聊,把樊锦诗先生在做院长期间的工作都铺陈了一遍。但仔细一看,对于不同专业的人可能还真能看到自己熟悉的部分。比如里面有一部分重点讲到制定《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以及参与起草《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这个立法起草的过程就把我们对立法这个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具像化了,把制定法规的起因、过程、结果等写出来,相当于跟着走了一遍立法流程,对于立法之后所解决的问题以及要应对的新问题,也反过来让我们思考立法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性。另外看到了对莫高窟考古报告的撰写等很专业的问题,可能也只有这个专业的人看得懂。

    整体而言,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很多,最大的收获是对莫高窟现有的规划了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坚守在莫高窟的人有了很多的敬佩。人的一辈子就在莫高窟度过了,无怨无悔,常书鸿先生和段文杰先生都选择长眠在宕泉河边。是怎样的精神力量可以让这么多莫高窟人都甘于寂寞地在大西北坚守了下来呢?也许还要更多的了解才能理解。

    如果把这本书当作人物传记在来看可能会有点小失望,但如果作为一本了解敦煌的书来说,那绝对是非常值得。有时候想想看,很多不为人知的事的确应该多写出来让大家知道一下,就像如今的莫高窟旅游景区的规划以及游客的参观路径,并不是一蹴而就,是经过多代人多方的努力才能让普通人在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中欣赏这些艺术品。与敦煌相关的书看得越多,越觉得能看到这些艺术品的不容易,感谢这些在大漠中坚守的文保工作者,他们将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千年莫高窟。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漠孤烟中的文保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lb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