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故事四 “无眼鱼?”
在西北环线游的第二天晚上,我们结束一天的游玩,在西宁市一家阿喜婆粥屋的餐厅吃饭,我和老公、同车大哥和嫂子、二哥五人先到粥屋,餐厅在二楼,我们点了四个菜,其中一道菜是炸野生鱼(服务员介绍是本地纯野生无污染的),饭菜上来后,我打电话叫娟和她女儿紫怡过来一块儿吃。娟娘俩过来后,大哥指着炸鱼告诉紫怡:孩子这是无污染(yan)鱼,特好吃,你尝尝。紫怡一脸茫然小声说:无眼鱼?大哥以为孩子没听清,继续说是无污染(yan)的。开始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喝酒的喝酒,喝粥的喝粥,紫怡走到我身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说:老姑姥姥刚才王姥爷说的是什么?我没听明白,无眼鱼?我强忍住笑,把嘴里的粥咽下,告诉她:姥爷告诉你这鱼是无污染的,不是无眼的。我这已解释,孩子说明白啦,大家也反应过来了,一阵笑声。
因为大哥是东北人,说话齿音字较多,污染说成无眼。一个无污眼鱼成了我们一路上的笑话,现在想起还觉得可笑。
故事五:“别扭”遇上别扭事
“别扭”是同车大哥的微信曾用名。嫂子是个爱聊天的人,一路上总有话题,我是倾听者,有时也是回答者,因为嫂子在聊天中总会问我一些问题。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大哥总是在嫂子聊得最嗨的时候,插上一嘴,打断大嫂,扫了大嫂的兴致。当然这个时候大哥得到的回应就是大嫂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然后车内一阵安静。老公总是在关进时刻说上一句,缓解尴尬气氛:“别扭又在找别扭啦”,“人家姐俩聊得好好的,你参和啥?怕我们忘了你的名字是吧,没事找别扭”。
说也怪,整个团队14人,到哪个景区都很顺利,偏偏让别扭哥遇上事情。
第一次是在沙坡头滑沙场。按照规定60岁以上人员不准进入,除大姐、二哥、三哥三嫂(二嫂的哥哥嫂子)外,我们十人购票依次坐缆车到滑沙场起点,我们都顺利通过检票口,到大哥那工作人员拦住他,要看身份证,因为要滑沙,我们所有人员的包都放在下面,让大姐他们保管着。大哥非常郁闷,解释半天还是不让通过,老公过去跟工作人员说:他长得比较成熟,其实比我还小呢,我们是一起的,我们都能证明,他真不到60岁,不然买票那也不然进来呀。我们也在帮腔,最后工作人员看我们都在证明,只好说了声:我们也是为了他的安全。我们一致表示感谢,终于放行。事实上大哥只有556岁,他比我们大一岁。
第二次,也不算事,但大哥心里还是别扭。在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停车场,车停好,大哥看到一推车买苹果的大爷,上前询问苹果价钱,顺便问了一下,景区的门票多少钱,大爷回答:你不要钱,他们三个每人一百。我忍不住大笑(我是一个爱笑的人),大哥无奈,摇摇头,说了一句谢谢,离开啦。景区规定,60岁以上人员免门票。
第三次真是别扭。在洪洞大槐树寻根景区,我在景区售票一块买了四张票(每一个一点都是我去买票),我们三个顺利通过检票口,到了大哥那,电子刷票机显示无效票,进不去。我跟工作人员讲,是我在售票窗口一块买的票,怎么会无效呢,难道售票处也有假票,麻烦你们去售票处核实一下好吗?因为购票时登记了游客来自哪里,几个人。好在那天游人并不多,待其他游客通过检票口后,工作人员去售票处核实,才让大哥进来,但是票扣下了,我问他们什么情况,工作人员解释说,可能信息传输延时,谁知道他们说的是真是假,反正进来了,先去寻根吧。当然“别扭”又成了我们的话题。老公告诉大哥赶快把名字改了,就冲你的名字也别扭。现在大哥已经不叫别扭了。
有的时候,起名字真的很重要,我对心理学了解不深,但是我觉得一个名字的好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心理暗示。
故事六 小肚子抽筋
这是发生在我老公身上的事:还是在沙坡头滑沙场,我看到滑道直上直下,坡度并不大,担心老公害怕,别问他可以吗?他信心满满地说:玻璃栈道都过来了,这有啥呀。滑沙时,滑沙人做到沙排上,工作人员简单提示:沙排两侧有两个控制速度的手柄,两面要用力均匀,不要拉的过紧,不然滑下去。几个年轻人先滑着下去,很稳很快。老公在我前面先下去,我在后面另一滑道下去,我看到他的滑排很慢,而且不走正道,还有一次歪倒。我们都滑了下去,他是最后一个下来,手捂着肚子,嘴里说着:我这小肚子抽筋了,肚子拧着疼,吓死我啦,我可不滑啦。我问他:你不是说不害怕吗?他说看到前面那个人歪倒了,他这两手也不知道怎么操作啦,越是想找平衡越跑偏,就越拿着劲,弄得肚子都疼啦。
这就是我们这次西北环线自驾游中发生的一些小故事也可以说是小花絮其中的几段,它为我们的旅途增加了不少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