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作者: 袁巧格_dfbf | 来源:发表于2019-11-01 22:31 被阅读0次

    这节公开课我选取了《搭船的鸟》一课,因为它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其实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要有一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和同学们共同学完这篇课文,我们都意犹未尽,反思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1.自主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无数的好奇和遐想充满着他们的小脑袋。揭示了课题后,我首先发问,看到这个题目后你的头脑中会想到什么问题呢?同学们马上举起了小手,虽然有的学生说的不是很清楚明白,但是我为他们敢于提问题感到欣喜。归纳起来我把大家提的问题分为三类;搭的是谁的船?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做什么?好的切入点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三个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不仅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课文中一些生词的理解,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看图理解

    对于文中涉及到的船,孩子们比较陌生,没有亲眼见过,对船舱、船篷、蓑衣、橹不理解,我就从网上找了一些图片,通过看图,孩子们对这些陌生的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结合上下文理解

  除了看图理解生词之外,我也借助了上下文帮孩子们理解,如:“我们坐在船舱里”通过“我们坐在”让学生在图中找“我们”坐的地方是船舱。“雨点打在船篷上”通过雨点打在,说明船篷是遮在我们头上的顶,从图中很快找到船篷。“披着蓑衣”“摇着橹”让孩子们了解蓑衣和橹的作用。

(3)、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衔”和“吞”,我认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比较好。有的孩子说“衔”就是叼着的意思,并用表演来说明。有的孩子说“吞”就是把东西咽下去的意思。这样的理解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又利于他们接受。

    当然对词语的理解方法还有很多,如:换词,

查字典等,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

  3、补充资料了解事物

  关于翠鸟,我找了一些图片让孩子们欣赏,介绍了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并通过短片让他们感受翠鸟捕鱼的过程,使他们对这种陌生的鸟类有了更深的了解。

    但这节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让学生对翠鸟有更全面的认识,课前我搜集了一些关于翠鸟的知识,其实后来想想,这些信息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我只是给予补充完善,从现在开始,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相关文章

  •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一课,它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

  •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根据学校三课活动的安排,周一下午上了这节课,课上完了,但这节课留给我的思考和教训才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一、...

  •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这节公开课我选取了《搭船的鸟》一课,因为它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

  •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讲的是作者和母亲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雨过天晴之后,作者发现船舷上有一只漂亮的鸟,他仔细的观察鸟,...

  •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以儿童的口吻和视角,来写自己观察到的自然中的景象。文章语...

  • 《搭船的鸟》教学设想

    今天同事上了评优课《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新课文。本单元是一组习作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让学生...

  •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新课。 教师向学⽣展⽰⼀些⼈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或图⽚,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出来,...

  • 《搭船的鸟》教后反思

    《搭船的鸟》看题目就是好玩的,一只偷偷乘坐小船去捕鱼的鸟,多么有意思。可一上课,我就忘记了带领学生理解题目。...

  • 《搭船的鸟》教后反思

    《搭船的鸟》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在平凡旅途中留心观...

  • 搭船的鸟

    好词:蓑衣 翠绿 菜色 叼着 鹦鹉 好段: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都磨没的小鸟啊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nq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