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场生命的修行”,写作三六五平台创始人皮特老师如是说。
“在写作面前,众生平等”,《写出我心》作者娜塔莉如此说。
“写作,是用文字来整理自己的生命”,散文家席慕容感慨说。
写作,以它散发出的无与伦比的魅力,让无数有才华的人竞折腰。
有人用写作抒发胸憶,豪情万丈;有人用写作仗剑天涯,替人发声;有人用写作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写作是任何时代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
那么一个人写作越来越精进的三个迹象有哪些?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我在提笔写之前,总要给自己提出三个问题:我想写什么?如何写?以及怎么写?
在这里,我认为写什么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如何写就是指文章的骨架,怎么写就是指是文章的血肉。
01
立意明: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
立意就是一篇文章的方向。
没有立意或者文章立意不明确的文章,东拉一句,西扯一句,让人感觉有点云里雾里,摸不着北,无所适从。
即使读者花费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倒也是骑马观花,不痛不痒,没有醍醐灌顶的顿悟感。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从这个角度来说,立意就是那双眼睛。
有了明确的立意,好比用毛笔给叶公的青龙画上了一双具有跳跃着的,传神的眼睛,瞬时就飞上了天,成了真龙。
如果你的文章不仅有立意,甚至立意清楚,视角独特,恭喜你,在写作这条路上,你又精进了一步。
02
骨架整:框架思维,搭建完整结构。
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考夫曼记录到,查理·芒格有一百多个思考框架,尽管每个框架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每个框架又能达到实现某种程度的互补。
框架思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论。
当然也可以用在写作上。
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像一副人体的骨骼,用X光一照,清清楚楚。又好似叶子的脉络,通通透透。
皮特老师教我们一个技巧,找到关键词来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关键词来整理文章的框架,或并列,或递进,或正反对比,一目了然。
框架思维在很多地方都有适用的场景。
之前去阿里参加培训时,学到了一个销售框架:开场白——话天地——挖需求——试缔结——再缔结。
就是见到客户的时候先来一段开场白,然后聊聊行业,聊聊发展,聊聊客户自己,接着聊出了客户的需求,然后试着签单,这时候如果客户有疑问的话,继续解答,直到客户没有疑问,最后再提出签单。
这个框架对于初做销售的员工,可谓是屡试不爽的神技能。
当然,如果你做销售时间长了,可以随意发挥,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销售框架不会变化。
同样,在写作方面,如果你有意识的运用框架思维来梳理你文章的脉络,恭喜你,在写作这条路上,你又精进了一步。
03
血肉满:积累和搜索素材,搭建素材库。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看,就是一个大千世界。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用心观察这个世界,万物都可成为你的素材。
你可以去百度,去知乎,去阅读;你可以去旅游,去散步,去竞走;你可以去高山,去陆地,去海洋;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失败也好,成功也罢,只要经历,都是故事。
或者用故事打动人心,或者用数据说服他人,或者用金句耳提面命。
只要你的文章中,出现了那么多的故事,数据,案例,恭喜你,在写作这条路上,你又精进了一步。
以前读过卖油翁的故事,无他,唯手熟尔。
一个人在写作这条路上越来越精进的三个迹象,无它,唯立意明,骨架整,血肉满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