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27abcdc6183cc562.jpg)
四、关于【下篇】“做成一件事的技法”的几点理解:
1.做成一件事,首先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要急于求成。
长期?是多长时间?作者从漫画师戴维·萨拉齐诺在2012年创作的一副连环漫画《11辈子》,指出,一个人精通一项技能大约需要7年时间。接着用李笑来《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建立了“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概念并亲自实践,举出了“7”的神奇意义:一周有7天,北斗有7星,人有7窍,地球有7大洲,肉眼可见的彩虹有7色。还有一种不是很准但基本可信的说法,即一个人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大约7年会更新一次,从这个角度看,7年后我们相当于又是一个“全新的自己”。神奇的7年,会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选定目标,从容走过。
那么,我的第1个7年要干什么呢?
2.寻找意义,注入长久快乐;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有效学习》的作者乌尔里希·伯泽尔在谈到学习时曾说:我们都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感和意义的事情,因为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也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而获得独特的价值感和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去描述目标与自己的关联,换句话说就是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到这件事情的好处和长远意义,这样会有助于我们尽情活在当下,提升生命的质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a0353d5b6a2de7ca.jpg)
3.“写下来”的作用。(1)是情绪的调节器。写的过程,就是理智脑的回归过程。写下过程以后,一定要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2)是思考的挖掘机。无论是把心中的困惑写下来(表达清楚问题),还是把脑中的想法写下来(表达清楚思考),都会最大限度的调动脑中的知识储备,产生更多的关联。让我们不断突破自己的脑力局限,让那些模模糊糊的、呼之欲出的、似是而非的、捅破窗户纸就可以洞察的时刻,变成我们的“啊哈时刻”。
4.跨界前行和B计划。要有跨界的勇气,并且越远越好。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说:在某个技能(或者说“某个维度”)上死磕,确实是一个策略,但更好的策略是“多维度打造竞争力”。因为在单个维度上,比的是长度;在两个维度上,比的是面积;在三个维度上,比的是体积。所以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纬度多了,竞争力自然就强了。而B计划呢?其实就在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默默“潜”行。因为喜欢,会不求什么回报;因为喜欢,用更用功。
5.镜像神经元。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会让我们无意识模仿身边的人和事。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环境的设置来影响潜意识,帮助我们减小阻力或增加动力。我们要学会大环境借势,顺流而下;小环境借力,主动掌控。学会“跳出空间”和“跳出时间”(用未来视角看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845cd515e831d235.jpg)
总之,我用了12天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在读这类知识性书籍的时候,我尽量做到精读。所以我能做到把本书的知识系统的串联起来。可是,若说能真正理解了认知的机制、意义和技能,还是不够的。
所以,暂时搁置它。去思考,去沉淀,将是最好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65f617fc2f7c193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