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郝晓东院长的《读书是“吃饭”,而不是“吃药”》一节,这一节内容郝院长主要分析的有些学校为什么读书会效果不佳?他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纳:
1 推动读书受形式主义困扰。有的校长只在“面子上”做文章,不在“里子上”下功夫,不切合实际的,希望通过阅读短期内产生轰动效应——大面积影响,大幅度提高。
2 推动读书会受经验主义影响。有的校长和老师无意中把自身经验当做评判的绝对标准,只认可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事,对不熟悉没经历的事情消极冷漠。
3 推动读书受实用主义影响。阅读的作用往往是隐性而潜在的,阅读是“吃饭”,不是“吃药”,效果显现需要时间,而不可能立竿见影,很难以标准化和可测量的思维来衡量。开展阅读不能太有功利心,如何总是带着“近视镜”,手持“名利尺”,只考虑实用,只关注眼前,只盯着能看到的,就有可能忽略更根本,更长远的东西。看不到效果不等于没有作用,当下看不到效果不等于未来没有效果,一部分没效果不等于完全没效果。“有用”常常是“无用”,“无用”可能恰是“大用”,这是人生的辩证法。
4 推动读书受割裂性思维影响。读书虽然是一个单独的行为,但要做好需要学校的系统支撑。许多老师有阅读的动力,但是疲于应付繁重的日常工作和索碎的家庭事务,没有闲暇时间,哪有精力读书?这就需要学校从系统的角度思考,整体规划课程安排,留出老师们阅读的时间,把读书与教研活动、开会整合,尽量减少形式化的工作,减轻教师的负担,给老师们“松绑”等等。
这些问题的确是学校读书会不能如火如荼的进行、老师们不能深入阅读的理由。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周边教师的阅读情况,我认为,能长期坚持阅读的老师不多,很多老师读的是当时的“有用之书”,这种阅读也叫选择性阅读,就是选择当时自己急用的内容去学。比如他要讲公开课,他就要找到和这一课相关的资料来阅读来整理,他要找到相关的教设计、教学视频率以及教学实录来观看……也就是说对于初读者的来说,一定要阅读有实用价值的书,这样才有阅读的兴趣。郝院长也指出,从读书会内部来说,应针对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和读书者的学习基础来选择书籍,既避免盲目偏好通俗易懂的畅销书,也避免一味追求抽象深奥的经典书。这也指出了阅读的实用性。有实用性,能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阅读者才会觉得有价值,阅读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能解决现实问题的阅读就如同“吃药”。现实问题解决多了,阅读的兴趣也就慢慢高了。郝院长说,阅读是“吃饭”,不是“吃药”。读书没有价值,能发挥多大价值,关键在坚持多久。“吃饭”是坚持阅读,就如同每天吸收食物一样。也就是告诉我们,阅读一定要坚持。
初读者是选择性的、针对性的、能够快速吸收,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的阅读。就如同人生了病之后要吃药,有了阅读的兴趣,坚持下去,读“无用之书”,不断的丰盈自己,也就从“药补”变成了“食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