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人生格局的修炼
为什么工作久了,仍然原地踏步?

为什么工作久了,仍然原地踏步?

作者: 曹将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07:52 被阅读303次

如果有什么话是想跟多年前的自己说,那其中一句肯定是:

曹将啊,要学会「复盘」啊!

现如今,「复盘」已经成为了职场上的流行词。

它的起源来自围棋,本意是:

在双方对局完成后,将所有步骤再走一遍,继而摸索出对方的套路,从而探索出下一次取胜的方法。

这中间有两个核心点:

1.回顾。只有对过程足够熟悉,才能找到其中的改善点。

2.探索。针对流程进行优化,针对战略和战术进行调整。

在职场中,虽然大多数工作并非对抗,但这个套路仍然适用。

今天我们就把这些套路进行集中整理。

/ 01 /  课程笔记回顾法

工作之后,培训是一件经常发生的活动。

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的时候很带劲,但学完以后就全忘记。

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复盘的思路,来进行优化。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步,上课时:笔记做到位。

怎样才算到位呢?其实就是基本的逻辑和观点。

比如我会有意识地从两个维度来做笔记:

维度一:讲课内容。根据老师课件的目录,将内容输入到「幕布」里,然后再按照他的思路,进行填充。

维度二:讲课技巧。因为自己平时也会做一些分享,所以会有意识地记录下他人的表达方法,拍下并存到「一个人的微信群」里。

第二步,下课后:进行回顾。

因为上课时间紧,记录的内容不会太全面,所以,下课当天务必进行完善。

为什么是当天?因为过两天绝对会忘!这是个人多年来血的教训。

第三步,下课后:自我链接。

老师教的东西永远是「他的经历和经验」。我们即使背下来,也很难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这时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场景,进行延伸。

这么说大家肯定没有感觉,还是举个例子吧。

某天学习了「垂直思维」和「水平思维」的概念后,我的笔记如下:

第一步:笔记做到位。

这是两类思维模式,反映的是我们面对问题时的解决路径。

垂直思维:朝着一个既定方向不断努力。比如考大学,认准北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水平思维:当发现前路不畅时,就换个方向。比如考大学,当发现自己确实技不如人时,调转船头,选择普通一本。

第二步:回顾并完善。

两个思维模式没有对错,只有场景。

垂直思维的人优势是目标明确,但缺点也很明显:容易一根筋。

比如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他们做一件事,就必须要完美。

完美的代价就是付出比别人更多——但是不是每件事都需要拼尽全力,这确实值得商榷。

水平思维的人优势是懂得随机应变,缺点则是:容易不坚定。

比如有些人,看到互联网赚钱,就投身互联网;看到地产赚钱,又转型做房地产。

最后哪一个职业都没做精,变成了一个缺乏专业深耕的人。

第三步:与自己链接。

自己来看,有两个角度:

一方面,保持大方向不变,那么小的选择就可以进行调节。

比如大方向是升职加薪,它并不等于每件事都一定要尽善尽美,而应该专注于「关键事务」。

毕竟工作内容也符合二八原则。大部分事情是八,完成就好,做得完美也不一定带来太多价值;而少部分是二,但能证明自己的核心价值,这肯定要卯足马力拼命干。

另外一方面,掉头的基础,是充分的判断。

如果一个人想要换方向,那必须是基于外部和内部环境的综合考量。方法是我们熟悉的SWOT,即外部的机会与威胁,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只有明确了这个选择,是能够把自己的优势与外部的机会相结合,才能下定决心去做。

/ 02 /  工作提升法

在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叫:GRAI复盘法

四个字母代表了四个过程:

1.Goal:目标回顾。回想当初做这件事的目的。

2.Result:结果对比。结果跟目标之间的差距。

3.Analysis:过程分析。剖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差异的产生。

4.Insight:总结规律。哪些内容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方法可以总结为经验,未来再做,又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其中,过程分析是最难的,它涉及了多个分析方向:

第一,原因分析。

比如一次调研没做好,那可能是:

1.访谈提纲不完整

2.访谈时机没把握清楚

3.数据分析维度没找到

4.后期对上沟通出差错

5.三个访谈对象临时有事

第二,原因归档。

这些因素可以按照「可控」「部分可控」「不可控」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例如:

可控:访谈提纲的完整度

部分可控:访谈时机的把握,数据分析的维度,对上沟通出差错

不可控:访谈对象临时有事

第三,可控的内容标准化。

针对可控的部分,完全「标准化」。

比如访谈提纲不完整,那么就总结一份完整的提纲需要包括哪些元素和部分,以后每次都按照这个逻辑进行填空,保证不出差错。

第四,不可控的内容找到 Plan B。

如果一件事存在失控的可能,那就必须找到替代方案。

例如,访谈对象可能临时有事,那么可以多找两个合适的人,亦或者将访谈渠道改成「电话」或者「视频」,而非一定要「面对面」。

第五,补充方法:看别人的做法。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局限,陷入「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困境。此时,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去问同行,他们的方案是怎样。

所以,做任何工作,打开自己的职业圈层,是重要的一步。

毕竟,一个人总是有极限。

/ 03 /  实施建议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觉得好复杂。

曹将画了两张图,把其中的流程梳理了一遍。

以后如果要操作,可以直接按这个流程来走。

/ 04 / 我是小结

复盘很累,但值得。

捷径是最远的路。

每一步都算数。

晚安好梦。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工作久了,仍然原地踏步?

    如果有什么话是想跟多年前的自己说,那其中一句肯定是: 曹将啊,要学会「复盘」啊! 现如今,「复盘」已经成为了职场上...

  • 【晨读感悟】拒绝假把式

    同样是学习,为什么别人收获成功你仍然在原地踏步,同样是锻炼,为什么别人明显看到成效儿你仍对着镜子发愁。 大多时候,...

  • 你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没成长?

    有朋友说自己学习很努力了,但是仍然好像不得法;也有的说自己坚持一件事情很久了,但是总感觉在原地踏步。来,我们一起看...

  • 如何一鸣惊人?

    我们工作在同样的环境,做着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人原地踏步,有人却是一鸣惊人? 我们的日常时间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有...

  • 哈佛大学总结:成功者的六种思维

    为什么起点一样,几年后别人可以一鸣惊人,自己仍原地踏步? 为什么我们卧薪尝胆多年,却仍然换不来一点点成功? 试问一...

  • 工作久了

    面对一份工作,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找到了事业,有人活在煎熬中,每天把星期一想当做星期五。 工作久了,我们会积累一定...

  • 愿你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怨怼

    同事又晋升了,同学又高攀了,闺蜜又容光了......可惜我还是在原地踏步,举步维艰,手头的工作烂熟于心,老公仍然安...

  • 用心投入是突破职场轮回的唯一途径

    为什么有的人工作10年,还是原地踏步,因为他用1年的经验工作了10年。为什么有的人工作几年就突飞猛进,因为他用1年...

  • 三国演义中的职场规则

    职场晋升,是每个人都经常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努力多年仍然原地踏步?有些人看似轻松就平步青云?这里面有哪些规则...

  • 2020-07-10每天有多少时间被浪费

    反复的失败,教训还是那个教训,反思还是那个原因。 仍然没有多大提升,仍然没有啥进步。还在原地踏步,还在偶尔独处时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工作久了,仍然原地踏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x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