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出社会多年还是存有学生心态,表现如下:
一、做事喜欢推着才走;
二、遇到焦虑困惑的事,总期待有人指点;遇到难处,总希望有人帮忙渡过难关。
依赖别人,相信别人,就是不相信自己。而且,处事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假若明日要去奔赴一场考试,今晚还有三小时,那无论如何也要玩2小时再说,剩余1小时,临时抱佛脚半小时,剩余半小时,“好困啊,睡觉吧,养好精神明天好备考。”于是,真正付出的时间少之又少。临到考场,又期盼天降奇迹,“试题简单些吧,跳一跳能过那种。”但社会的选拔哪会如此仁慈?优胜劣汰,才是常态。
“没有进入最好的也没关系。”我事后总是这样安慰自己,却没深刻反思过:为什么没能进入最好?需要如何调整?我的幸运和不幸在于——有几两小聪明,跳一跳可以混日子。可最磨人的煎熬是:“我本可以却没能。”
试题答得马马虎虎。“平日的质量不是这样的呀。”可是我忽略了,那是根据参考书、视频不断整合过的答案,真实水平要逊得多。可平时展现给朋友的,相对高水准,就这样,我以为自己很厉害。就像每日花一个小时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得喝彩就以为自己美若天仙,从此看不清自己底子的人,我并未能诚实面对自己的真面目。
可是,如若不肯承认自己水平就那么点,是没有办法做出正确调整的。如我,如果基础知识是A,应试技巧是B,我一直以为是B出了问题去优化,实际问题在A。我却因为各种借鉴整合出来的优秀答卷以为自己的A很牢固。没想到,社会筛选把我打回了原型。
“承认吧,你的A知识是真不行。”答卷时需要闭卷考试,我不能仰赖外物去增加自己的高度。所以,我必须试着平日就“裸答题”,答题时间过了,才能借助资料修正。如此,才会磨出真实的高度。用真实的水平去应对,而非脱了那层美化的外衣就见光死,这是应考需要注意的,生活上,也该谨记:多少层面纱,都不能掩却真实的自己。破除矫饰,以诚挚之心去处事,方可见证真正的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4677/9188f9527ff264e5.jpg)
网友评论